中國著名的史學家司馬遷。(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中國有句成語,叫做「以史為鑒」,就是說學歷史可以使人長見識,借鑒古人的經驗。一個人如果博學,能做到博古通今,他的人生肯定會少走許多彎路。中國歷史這門社會科學是誰開創的?是司馬遷。他的《史記》,就是中國歷史學最早的最權威的不朽著作。
司馬遷,字子長,生於公元前145年,卒年不詳,說法不一,有的說卒於公元前87年,有說是公元前90年。夏陽(今陝西韓城)人,西漢史學家,文學家。
【子承父志】
司馬遷十歲以前隨父在家讀書,他的父親司馬談,在漢武帝(劉徹)建元年間去京師長安任太史令,他在家中,邊務農,邊讀書,學成後到京城看望父親,他父親指引他,欲成才,先「行萬里路」到外面長見識。於是在20歲時,他開始了走遍天下的旅遊生涯,從京城出發,先後去過陝,鄂,湘,贛,浙,皖,魯,冀,豫等省,沿途蒐羅記載歷史文化軼聞,古事,考察歷史名城,考察文化古蹟,古戰場,探訪先賢功績等。他邊旅行,邊讀書學習,到他回到京城時,已經大開眼界,「學富五車」了。回到京城以後在宮內任郎中,曾隨漢武帝東巡,並被派遣到西南的川,滇省等地出差。
公元前110年漢武帝東巡到泰山封禪,司馬談在洛陽患病不能隨行,司馬光在完成差事後趕往泰山,途經洛陽,看望病重的父親。司馬談對他語重心長的談了很多,講了家世,又作了重要囑託,他說「我們祖先是周朝太史……你繼為太史可以接續我們祖先的事業…………我死後你做太史千萬不能忘記我要編寫的論著,孝是從侍奉雙親開始,中間經過侍奉君主,最終能夠在社會上立足,揚名於後世,光耀父母這是孝中最主要的」,司馬談還舉從周公到孔子,到漢朝的歷史事例,以及經歷歷史變遷,戰亂,文史資料記載中斷,散失,作為太史不能完成整理,記載歷史的計畫,心內感到十分不安,囑咐他繼承父志。並一再囑咐「你可要記在心啊!」司馬光流著眼淚說:「小子雖不聰敏,但是一定要把父親編纂歷史的計畫全部完成不敢有絲毫缺漏」。他立志繼承父志,完成父親的編纂歷史計畫。
【廣結賢能】
司馬遷在長安廣結賢能,例如賈誼之孫賈嘉,公孫季泓,樊他廣,馮遂,田仁,肖建等。
對他影響和寫史幫助最大的有兩人,一個是董仲舒,他對司馬遷講了孔子在任魯國司冠時,堅持寫史要實,褒貶歷史的故事。孔安國是孔子的後代,家裡有世上已經失傳的《古文尚書》,孔安國也是個博古通今的學者,司馬遷常與他共同探討歷史,司馬遷在他的《史記・孔子世家》中對孔子的評價「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也為後人讚同。《古文尚書》也被他在《史記》中多次引用。
【忍辱負重】
漢武帝天漢二年,漢將李陵與匈奴交戰,以五千兵對付數萬敵軍,在殺死匈奴萬餘人後,由於寡不敵眾,在彈盡糧絕,戰敗降敵。司馬遷向漢武帝進言,為李陵辯解,他說李陵是忠厚孝道之人,他與匈奴之戰以少勝多是功勞,歸降匈奴並非真心,或許是緩兵之計。但是劉徹不聽司馬遷所言,反而聽信了公孫敖的謊言,說李陵正在匈奴練兵,以為反漢,於是龍顏大怒,司馬遷獲「大不敬」之罪,入獄待斬。李陵全家遭滅族之災。在獄中,司馬遷被皇帝派的人暗示,有兩個選擇可以免死,一是以重金贖命,二是接受宮刑。前者金額之巨,皇帝料司馬遷也拿不出,唯一活路就是接受腐刑,這也是劉徹有意侮辱他,利用他。司馬遷為完成父親囑託遺願,他想到了很多古人在逆境中忍辱負重的先例,他想到文王拘於囚室演推《周易》,仲尼因困厄作《春秋》,屈原被流放驅逐作《離騷》,左丘失明乃有《國語》,孫臏遭臏腳修《兵法》,呂不韋被貶著《呂氏春秋》,韓非因囚秦作《說難》,《孤憤》等等,這些先人的典範,給了他忍辱負重的勇氣,他為完成攥寫《史記》的重任,接受了宮刑,並將受刑之苦,之酷,之辱用文字記載下來。受刑兩年後,在友人救援下出獄,劉徹又召他任中書令。這差事,通常是由宮內太監擔任的,劉徹一方面是要利用他的才能,為當朝記錄史實。另一方面也是羞辱他,把他等同於太監。
為寫《史記》,他早在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就開始閱讀了大量史料,他寫史堅持實錄,對歷代帝王的功過是非不隱瞞,不掩飾,力求公正評價。
【完成歷史巨著】
司馬遷的《史記》這部歷史巨著共用了16年才完成。完成的時間是仁和二年(公元前91年),共130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餘字,包括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十表,八書。
後人將司馬遷這部巨著與司馬光《資治通鑒》相提並論稱為「史學雙璧」。璧者,美玉也。
【重見天日流傳於世】
聰明的人吃一塹長一智,司馬遷預料到,劉徹不會讓他的《史記》流傳後世,因為《史記》裡也記錄和評價了他這個皇帝,一定會遭到劉徹扼殺。在他完成這部巨著過程中,留了個心眼兒。果然《史記》手稿完成後,司馬遷把它交給了劉徹,這位皇帝拿到手後就不准面世了(有的人說是給焚燬了)。所以這部《史記》的副本是在二十年以後,才被公布於世的。(筆者註:也有資料說他交出的是《史記》副本,正本交他女兒保管)。
司馬遷在完成《史記》後不久,就與世長辭了。
司馬遷的死因,班固作的《漢書・司馬遷傳》裡沒有說明,其他正史也無從可查,至今仍無一個確切的說法。學術界有幾種說法:
一種說法是,因為他給朋友的書信《報任安書》中有對劉徹的怨言,得罪了劉徹,導致劉徹令人當堂杖打後投入獄中,第二天即身亡。
第二種說法他是個忠厚,誠實正直的人,也是個心地善良的人,根據他的名句「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推測他完成《史記》後,已經耗盡了精力,燈枯油盡,他已經做到了重於泰山,因此命終正寢,安然離世,是正常死亡。
還有種說法是「巫盅」之說,因他的好友任安在「巫盅」事件殉難,他受株連,被處死。史有記載「巫盅」之禍前後有十幾萬士大夫遇害。
司馬遷有個女兒叫司馬英,聰明賢惠,有文才。她為司馬遷抄寫了《史記》副本,司馬遷交她保管。司馬英嫁給了楊敞,楊敞在漢昭帝時官至宰相,楊敞的兒子楊惲(yun),在年幼時就從其母讀《史記》,並能默記在心。漢宣帝時楊惲官至平通候,他看到此時朝政已經清明,就將他外祖父司馬遷的《史記》貢獻了出來,才使這部歷史名著重見天日,得以流傳於世。楊惲後來死於文字獄。
最後再捎帶說一個蘇武和李陵的故事,因為這可以證明司馬遷給李陵的辯解是正確的,這正確不是猜想,而是來自他對朋友的信任。
大家知道,有齣京劇叫《蘇武牧羊》,演的可是真人真事。這次我不剖析這齣戲,只講蘇武和李陵的這段歷史故事:
司馬遷,李陵和蘇武都是在漢武帝時,在皇宮內當差的官員,是朋友。蘇武在李陵降匈奴的前一年出使匈奴,遭匈奴單(讀shan)於扣押。李陵降匈奴後,不好意思見蘇武,迴避了,當蘇武不降,被流放到北海(今俄國貝加爾湖)邊時,蘇武也曾到北海設宴相見。他被蘇武堅貞不屈所感動,自愧不如。事後李陵令其夫人賜蘇武牛羊,蘇武靠在北海牧牛羊得以生存。漢武帝死後,在公元前86年,李陵再次去北海看望蘇武。在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蘇武被匈奴釋放返漢,李陵又在家設宴為他餞行。席上李陵對蘇武講了真心話,他說如果漢室沒誅殺我家人,我原本也一直希望像曹劌(gui)柯盟那樣,劫持單于立功贖罪,但是皇上用世上最殘酷的刑罰殺了我全家,對中原我已經沒有什麼可以留戀的了。在宴席間,李陵為蘇武起舞,他唱道:
經萬里兮度沙幕,
為君將兮奮匈奴。
路途窮兮矢刃摧,
士眾滅兮名已聵。
老母已死,
雖欲報恩將安歸?!
(筆者註:李陵這詩歌裡最後一句中的「安」字是個疑問詞,當「哪裡」講。)
李陵在匈奴羈(ji)留二十五年,最後病死在漠北。
有一齣京劇叫《托兆・碰碑》,就是演宋朝名將楊繼業的故事。楊繼業被困兩狼山,命楊七郎突圍回朝搬兵,奸臣潘洪為報子仇,用酒將楊七郎灌醉,又將他亂箭射死。楊七郎之魂向楊繼業托兆,楊繼業覆命楊六郎回朝求救,援兵未至,人馬凍餓困乏,楊繼業碰死在李陵碑前,這李陵碑,就是漢將李陵葬在漠北蒙古草原之墓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