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慌、心痛可能是心臟出了問題,身體不適時應盡快就醫。(圖片來源:Adobe Stock)
人吃五穀雜糧,難免生病,即使沒罹患大病,小病小痛也不好受。「養生」之道需要一些生活上的好習慣來進行身體調養,幫助您維持健康。以下5項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於中年人更加健康。
1、戒發怒
憤怒是人們最不善於處理的一種情緒。中年人家庭瑣事多,工作任務重,情緒更易波動。人在發怒時,交感神經極度興奮,腎上腺素分泌增加,心跳加速,血壓升高,易誘發消化道潰瘍、高血壓、冠心病等。
因此,中年人要善於控制情緒,尤其不要發怒。想發火時不妨深呼吸,或在心中默念10個數,有助於讓理性回歸大腦。
2、別扛病
胃疼了吃點胃藥,肩膀疼了貼膏藥,頭疼了吃點去痛片,這些已經成為不少中年人的生活常態。殊不知,頭疼、胃疼、身體發麻等症狀都可能是身體發出的預警信號,一味漠視、吃點藥敷衍了事,容易小病拖成大病。
比如,經常頭疼、頭暈可能與高血壓、頸椎病有關;經常胃疼可能是患了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需要做胃鏡排除惡性病變;上下樓吃力、心慌可能是心臟出了問題。
無論是哪種疾病,最重要的是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身體不適時應盡快就醫,並調整生活方式。
3、消化代謝慢 飲食要清淡
人到中年,新陳代謝和器官運轉都會變得緩慢,各種內臟機能都有衰老的跡象。建議採取低脂飲食,少吃煎炸食物,盡量不去選擇高膽固醇的食物,少吃動物內臟和各種蛋黃。
最好攝入多不飽和脂肪酸,飽和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攝入比例不均衡,是導致肥胖、高血脂、高血壓、心臟病等慢性病的重要原因。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如蘇子油、胡麻仁油等,其富含豐富的α—亞麻酸,在人體代謝出EPA,俗稱「血管清道夫」,可降低人體內壞膽固醇的含量,降低血栓的發生機率,清除血液內的有毒有害脂肪物質,將過多的脂肪轉運出血液,減少血栓和動脈硬化的形成。
4、泡泡腳
中醫認為足部是人體中穴位最密集的器官,可以通過足浴的方式提高身體免疫力。長期泡腳有驅寒祛濕、增進血液迴圈、促進代謝等作用。
具體方法是:睡前泡腳以38~45℃浸泡約20分鐘即可。而在泡腳的時候,可以加點花椒、生薑片、白醋、艾葉等一起泡水,泡腳後再喝上一杯茶水,養生效果更佳。
5、兩個養生小動作 經常做一做
(1)聳聳肩呀縮縮頭——肩部運動
功能:聳肩縮頭的動作有助於消除肩部酸痛、促進頸肩血液迴圈、緩解頸椎病。
頻率:每組10次,一次2組。頸部感覺微微發熱即可。
(2)活動筋骨——伸展運動
功能:促進身體血液迴圈,以及鬆弛緊張的肌肉,防止四肢血栓。
頻率:每組2次,一次2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