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國軍在前進中。
1927年9月,龍潭戰役大捷後,國民黨寧漢滬三方在南京實現了合流統一,公推譚延闓為國民政府主席,程潛為軍事委員會(簡稱「軍委會」)主席。反蔣擁汪的唐生智在此之前,先是勾結北洋軍閥孫傳芳,雙方圖謀夾攻南京蔣介石國民政府。國民黨寧漢滬合流統一後,唐生智又在汪精衛的指使下,抗拒譚延闓南京國民政府,並令其劉興、何健兩軍進占安徽合肥、巢縣、蕪湖等地。唐生智還在安慶公開發表演說,為共產黨辯護,並將兩艘軍艦搶占奪走。
10月20日,國民政府公布了唐生智勾結孫傳芳,意圖顛覆革命陣營,反叛南京中央政府等罪行;同時委任軍委會主席程潛為總指揮,李宗仁為副總指揮,統率三路大軍西征皖鄂兩省,討伐15萬唐生智湘軍叛逆。
李品仙出爾反爾頑抗 白崇禧西征討逆平叛
1927年9月,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主席兼第四路軍總指揮程潛。
11月中旬,程潛、李宗仁統帥西征軍在皖鄂擊敗唐生智叛軍,逼近武漢。唐生智(保定軍校一期畢業)見大勢已去,遂召集唐軍高級將領開會,決定按照其恩師蔣百裡(保定軍校前校長、吳佩孚和孫傳芳的軍師)起草的電文下野,然後把軍隊交給其親信同學、第八軍軍長李品仙(保定軍校一期畢業)指揮。唐生智則花30萬巨金買了日本兵輪,從長江前往日本。
11月12日,李品仙、何健、葉琪、劉興、周斕等唐軍將領致電南京國民政府,請求和平息兵。譚延闓領導的國民政府也準備和平解決問題,令李宗仁、程潛西征軍停止對唐軍的軍事行動。
正當和平有望之際,不甘心落選國民政府主席和軍事委員會主席的汪精衛,不惜再度分裂國民黨,又指使張發奎、黃琪翔在廣州發動「張黃兵變」,企圖在廣州另立中央,並讓黃琪翔挑唆李品仙等人出爾反爾,拒絕和平。李品仙等人遂率已經戰敗的唐軍進入湖南,繼續負隅頑抗,以待汪精衛、唐生智東山再起。李品仙在湖南大肆擴軍,將唐軍由原來的三個軍擴編為五個軍,委任周斕為第17軍軍長,葉琪為第18軍軍長。於是國民政府決定繼續征湘討逆平叛。
1928年元旦,國民政府正式委任白崇禧為征湘總指揮,代李宗仁指揮第三路軍,並統率西征各軍入湘,繼續追討李品仙率領的唐生智叛軍。
小諸葛變更作戰部署 程頌雲欣然納諫接受
抗戰期間,軍委會副參謀長總長白崇禧在武漢。(以上皆為網絡圖片)
1928年1月初,征湘總指揮白崇禧抵達漢口,拜訪軍委會主席兼第四路軍總指揮程潛,商討進兵湖南作戰方針。程潛拿出他擬定的作戰計畫,徵求小諸葛白崇禧的意見。
白崇禧看到程潛擬定的計畫是:一、以第三路軍(夏威第七軍、胡宗鐸第19軍、白崇禧第13軍、陳調元第37軍)沿長江兩岸前進,準備向臨湘及岳陽進攻;二、以第四路軍(程潛第六軍、陳嘉佑第14軍、葉開鑫第44軍)沿武長鐵路前進,集中於蒲圻,由羊樓司、通城截斷長岳,進攻長沙。
1928年,北伐革命軍西征討伐平定唐生智湘軍叛亂示意圖。(看中國製作)
白崇禧認為這樣部署不妥,他直言不諱地對程潛說:以桂軍為主的第三路軍是西征之主力,不應置於敵軍力量薄弱的長江兩岸地區,應重新變更調整部署為:(一)將第三路軍用於東面敵軍主力所在的通城、平江方面,攻敵右翼,進攻金井、長沙。(二)第四路軍由岳州、羊樓洞出汨羅河,攻東面敵軍正面;(三)湘南朱培德第五路軍之魯滌平第二軍在湘西公安方面,相機進攻常澧,朱培德指揮第三軍和金漢鼎第9軍集中萍鄉,預定向株洲前進;(四)桂系陶鈞第18軍留駐武漢,鎮攝後方;(五)海軍陳紹寬第一艦隊由嘉魚、金口、新堤向城陵磯進迫,協攻岳州;張靜愚空軍出動擔任偵察任務。
程潛(字頌雲)對小諸葛十分信任,虛心納諫,欣然同意白崇禧提出的變更方案。事後戰局的發展,證明白氏的變更,對應變突發危機和取得最後勝利有重要作用。
葉開鑫臨陣叛變倒戈 白崇禧果決孤軍深入
1月15日,征湘軍事全面發動,三路西征軍按照白崇禧和程潛商定的上述作戰方案,自東、西、南三路進攻湖南。白崇禧令夏威、胡宗鐸、陳嘉佑、葉開鑫、馬崇六(參謀長馬崇六代程潛指揮第六軍)五個軍進攻前進,限1月19日前壓迫敵軍主力於汨羅江北岸。
1月16日,白崇禧得悉平江附近為李品仙第八軍主力及何宣、熊震兩獨立師,便催促葉開鑫44軍、陳嘉佑14軍迅速向前,與左翼夏威第七軍、胡宗鐸19軍齊頭並進;同時令海軍艦隊阻斷岳州江面,警戒洞庭湖方面。1月17日,李品仙敵軍放棄岳州,向汨羅江潰退。程潛進駐岳州,指揮第四路軍攻擊武長鐵路正面之敵。
1月20日,白崇禧到達通城,準備於第二天凌晨向平江敵軍主力發動全線總攻。不料當天夜間,右翼葉開鑫第44軍突然破壞麻唐附近的鐵路,倒戈投敵,向左翼馬崇六率領的第六軍側背猛烈進攻,第六軍新編的賀對廷師也同時叛變。程潛第六軍猝不及防,損失慘重,而敵方廖磊、劉興兩軍乘機渡至汨羅江北岸,與葉開鑫叛軍共同夾攻第六軍。
程潛見當前情況十分危急,連忙下令第四路軍退回武昌,並急電白崇禧,說第六軍損失巨大,建議白崇禧統帥第三路軍退守蒲圻、通城,徐圖挽救。
白崇禧認為,如果遵照程潛的命令退卻,西征革命軍可能全面潰退,在常德觀望徘徊的葉琪所率唐軍第18軍的17個團都將由中立變為敵人。所幸白崇禧一到漢口,已變更了程潛所作的作戰部署,先將桂系夏威第七軍、胡宗鐸19軍調到了汨羅江北岸,因此現在未受葉開鑫叛軍的波及。
在此危難關頭,白崇禧當機立斷,決心孤軍深入,直搗李品仙叛軍總部金井和長沙。他召集夏威、胡宗鐸二位軍長開會,告訴他們目前的局勢和程總指揮的意見。然後白崇禧說:「目前我們只有一條路,就是繼續渡江追擊,儘管孤軍深入,只要鬥志堅強,獲勝機會甚大。」夏威、胡宗鐸兩人全無異議。
白崇禧遂覆電給程潛,表示自己決心照原計畫行動,請程潛堅守武漢,武漢防衛有桂系陶鈞第18軍,岳州有白崇禧第13軍兩團兵力負責警戒,現在概歸程潛指揮調遣,可保武漢無虞。白崇禧同時電令18軍軍長陶鈞堅守武漢,不得已時即守武昌,其他地區在必要時,任其放棄,一切須密為部署。
小諸葛收復長沙衡陽 李品仙敗逃湘西漵浦
1月21日拂曉,白崇禧指揮夏威、胡宗鐸兩軍強渡汨羅江,李品仙第八軍主力及何宣、熊震兩獨立師猛力堵截,雙方展開激戰,結果李品仙敵軍大敗南逃。
1月23日,陳嘉佑14軍從正面強渡汨羅江進攻,夏威第七軍、胡宗鐸19軍向敵側後乘勝追擊,直搗李品仙總部所在地金井、瀏陽,敵軍全線崩潰。而已渡至江北企圖增援的劉興、廖磊敵軍,見其總指揮李品仙已敗,恐後路被小諸葛切斷,也倉皇后退。
1月25日,白崇禧率第三路軍乘勝追擊,順利收復湖南省會長沙。
2月8日,白崇禧率桂系夏威第七軍、胡宗鐸19軍、第13軍第2師攻占衡陽,然後繼續向湘南追擊。2月15日,白崇禧揮軍占領寳慶(今湖南邵陽市)。2月25日,陳嘉佑14軍占領常德。李品仙各軍和叛變倒戈的葉開鑫44軍紛紛向湘西逃竄,叛軍軍心渙散,許多士兵喪失鬥志,沿途紛紛脫離叛軍開小差逃跑,被白崇禧北伐軍繳械。
征湘討唐大獲全勝 白崇禧向戰敗者求和
當白崇禧征湘討唐之時,幾個月前受汪精衛和孫傳芳兩面夾攻所逼下野的蔣介石,眾望所歸,復任國民政府北伐全軍總司令,繼續領導北伐。
現在,蔣總司令急電白崇禧盡快結束西征戰事,率軍北上參加北伐。在北方戰線,馮玉祥與閻錫山的軍隊正與張作霖奉軍對峙。閻錫山遭受奉軍強大壓力,多次向蔣介石請求支援。故蔣總司令指示白崇禧,如果部隊來不及運輸北上,要白崇禧個人先至北方,以安定軍心。馮玉祥、閻錫山也派代表趕到長沙,期盼小諸葛早日北上。
於是,白崇禧(保定軍校三期畢業)派出代表,由寳慶(今邵陽)一路追蹤李品仙叛軍至漵浦,告訴他們不要再逃了,應該接受收編,跟隨白總指揮北上,共同討伐北洋軍閥,完成國民革命。
「打了勝仗而向敵人請和,這是北伐戰史中一大笑話,但是實際情形非如此不可。因我與李品仙、廖磊、葉琪等人是同學同鄉,一見如故,而且彼此之間本來無所芥蒂,只是在唐生智之指揮下不得不作戰耳。」(《白崇禧先生訪問記錄》臺灣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 賈廷詩、陳三井等記錄 郭廷以校閱)
通常情況下,都是敗者向勝者求和。而今白崇禧大獲全勝,卻不以戰勝者自居,反而顧念保定軍校同學和廣西同鄉之情誼,以優惠條件,誠心誠意向戰敗者主動求和,這讓李品仙等唐軍叛將又驚又喜,覺得再若被唐生智當槍使,繼續頑抗下去打內戰,實在錯誤不值得,於是決心繳械投誠。
3月中旬,幾經磋商,白崇禧終於成功收編了唐生智的全部軍隊,經報請軍委會核准,將其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十二路軍,由李品仙任總指揮兼第八軍軍長,葉琪任第12軍軍長,廖磊任第36軍軍長,何健任第35軍軍長。這場由汪精衛指使挑唆,唐生智引發製造的叛亂,至此和平圓滿解決。
李品仙第十二路軍和平改編和整訓完成後,除留下何健35軍守衛湖南外,其餘各軍在5月份由百餘列車裝載,浩浩蕩蕩經粵漢路轉平漢路北上,參加蔣介石復出後的第二期北伐。廣西人李品仙、廖磊、葉琪在日後的北伐、抗日和剿共作戰中,都成為戰功卓著的名將。
而小諸葛白崇禧已經奉蔣介石電令,先行北上,跟蔣總司令、馮玉祥、閻錫山共商北伐最後的大計。
(看中國版權所有,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