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成好習慣,讓孩子受用一生。(圖片來源: Adobe stock)
在勵志網上描速這麼一個故事。為人父母在孩子小時候的教養,真是不得不𧫴慎,用心引導良好行為才是。
一家要求很高的外資企業招工,一些學歷水平、身高相貌等客觀條件都很不錯的年輕人,過五關斬六將,進入了最後一關---面試。可是,未曾想到,沒有提問,沒有出題,短短10分鐘,他們都失敗了。這是為什麼呢?原來總經理藉故離開了5分鐘,這些年輕人便得意非凡,圍著總經理的大寫字臺,看看這個材料,翻翻那個資料。
10分鐘後,總經理回來了,說:面試已經結束。這群年輕人很納悶。總經理說:很遺憾,你們沒有一個被錄取,因為公司從來不錄取那些亂翻東西的人。年輕人一聽,頓時捶胸頓足:我們長那麼大,從沒覺得亂翻別人東西是多大的錯,有多麼嚴重!
機會只有一次,因為一個不好的習慣,他們和機遇失之交臂。
教育就是培養習慣,尤其是孩子處在5-12歲這個年齡階段。在孩子12歲之前幫助他養成好習慣,不僅會讓孩子受益一輩子,父母自己也會省心很多。
孩子需要養成的好習慣有很多,包括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以及一些必要的禮儀習慣。首先這些禮儀習慣,爸媽們借鑒下吧,然後教給孩子,讓孩子受用一生。
1、彎腰撿東西、繫鞋帶時,一定要蹲下,不能撅著屁股朝天,看起來很不雅。
2、吃東西不要發出聲音,千萬不要狼吞虎嚥,既不利於消化,又有損形象。麵條要咬斷吃,不要往肚裡吸;喝湯用小杓。
3、坐板凳要雙膝併攏,雙手放在膝蓋上,只坐椅子的三分之一;千萬不要雙腿張開、或翹起二郎腿,醜死了。
4、到別人家做客時,未經主人允許,不要隨意亂翻東西。
5、不管什麼食物,再喜歡吃也要控制,尤其不要暴食暴飲,不管在家還是在外。
6、到別人家做客,不管主人燒的飯菜是否符合自己的口味,都要發出真誠的讚美,表示好吃,以示尊重。
7、用餐完畢,最好幫主人一起收拾餐桌;即使對方不讓幫忙,也要有這個舉動,表示感謝。
8、接打電話,第一句要說「你好」,話說完畢,讓對方先挂電話;如果對方讓你先挂,說過「再見」後,停頓3秒再挂。
9、別人為你添茶、倒水或提供服務時,一定要欠身坐起或用手扶扶杯子,以示尊重。
10、看別人手機照片或電腦等其他物品,未經允許,不要往下翻動。
11、公共場合,少吃豬手、骨頭、雞爪等大骨頭類食物。尤其是女孩子,齜牙咧嘴啃東西的樣子,實在不好看。
12、對人友善,時刻保持微笑。這是世界通行證,不分國界,不需翻譯,永不過時。
這些禮儀知識,都是一個人良好修養的具體體現,爸媽不僅要教給孩子,而且自己首先要做好。因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言一行都對孩子有著很大的影響。只有爸媽自己做好了,孩子才會「有樣學樣」,自覺遵守良好的禮儀規範。
除了這些禮儀修養習慣,爸媽們還要激發孩子自主學習的習慣,後面的管理就會輕鬆很多,可見,有一個好的學習習慣是多麼重要!
學生階段是良好習慣的關鍵期,是人的成長的起步階段,也是人的基礎素質形成的開始階段。小學階段,重要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習慣的培養,成績忽好忽壞的孩子,或者雖然很聰明,但就是不愛學習的孩子往往缺乏良好的習慣。
尤其是新入學的孩子,更應該重視習慣培養,以利於為後繼學習打好基礎,為孩子的發展打好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