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中國央行降准的呼聲越來越大。(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17年9月6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7月中旬以來,中國銀行間市場的流動性一直處於較為緊張的狀態,關於要不要調整存款準備金率的問題,學界和業內都有一些爭論,不過雙方都注意到了超儲率這個關鍵指標。分析人士認為,中國央行是否降準則應關注人民幣匯率的狀態。
中國金融市場今年明顯感覺到流動性較過去的波動更為劇烈,目前市場方面對於降准的爭論分為兩派。不支持降准的方面認為,這與當前官方的總體基調不符;支持降准的聲音則認為,現在的一些指標表明降准已經具備了相當的條件。雙方都注意到了商業銀行超額準備金率持續下行這一現象,目前這一指標在1.5%左右。
中國央行也在第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寫道:超儲率2001年超過7%,不斷下滑至目前的1.5%左右。對於超儲率不斷下降,其解釋有三個原因:一是因為支付體系的現代化大大縮短了清算時間;二是金融市場的發展令商業銀行融資渠道更為方便;三是商業銀行流動性管理手段不斷提高。
超儲率在流動性緊張的時候往往會用到,通俗理解為在商業銀行沒有借出的存款中,去掉官方規定的必須存在央行的那部分資金外,商業銀行可以相對自主動用的「救命錢」。
超儲率降至6年來最低水平,說明商業銀行在最大限度釋放可動用的流動性。在各家銀行的「努力」下,貨幣乘數(貨幣派生效應)從3月末的5.29上升到7月的5.45,比3月末高0.16。可以看出在基礎貨幣和超儲率下行的同時,貨幣乘數是一路上行,到今年7月已經增加到了極限。這意味著央行每放出1元錢,在貨幣乘數的作用下會被放大5.45倍作用到市場上。
九州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等人針對近期市場資金錶現發表報告認為,2017年7月中旬以來,市場的流動性一直處於較為緊張的狀態,9月以來儘管短期資金面有明顯緩和,但是1個月以上的中期利率仍然居高不下,同業存單等利率仍處於今年7月以來最高水平。在人民幣匯率趨勢性回升、去同業化的背景下,降准或重新提上央行議事日程。
鄧海清表示,央行對超儲率的解釋,並不能說明目前超儲率的過低水平是合理的,2017年以來用超儲率衡量的銀行間市場流動性明顯偏緊。人民幣進入趨勢性升值,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已經漲幅達到5.8%,匯率給予了央行政策足夠的降准空間。
看中國特約評論員唐新元認為,中國央行的貨幣政策左右為難,一方面要對以前大量釋放的流動性買單,因為中國經濟脫實向虛,大量資金進入到了房地產等市場,無奈官方只能進行樓市調控,把資金鎖定在樓市;另外一方面,近幾個月中國央行在猛力拉升人民幣的匯率,讓人民幣升值的成本很高,這對經濟已經產生了影響,從目前官方媒體釋放的信號來看,中國央行需要找個藉口緩解一下操縱匯率帶來的負面影響。
市場人士指出,9月下半月流動性波動風險不容小覷,2.3萬億同業存單到期增添不確定性。只有存款準備金率的下調才可能為商業銀行釋放流動性,自去年3月最後一次降准以來已經一年多未有調整,因此中國銀行業內的人士一直呼籲下調存款準備金率,但中國央行一直不為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