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廚房」售賣的一種食物:涼皮。(視頻截圖)
【看中國2017年8月21日訊】在北美華人聚居區有一個常見現象,一群人圍在街頭或是停車場,拿著手機掃來掃去,然後各自拿著東西走了。
這是華人圈裡興起的一股潮流,通過微信下單購買食物,送貨上門或在一個地點約見,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這股潮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團購」,就是某人從工廠批量購買某種商品,然後再分賣給其他人;另一種是「家庭廚房」,就是某人在家裡做好食物,然後再賣給其他人。
為了一探究竟,溫哥華一家英文媒體RichmondNews的一名記者臥底加入「便宜海鮮」的微信群,這個群裡一共有120名成員。
群主每週更新出售的食品信息,種類可達30種,包括海鮮、餃子、乾貨、甜品和奶粉等。
群成員直接通過微信下單,然後群主按數量備貨,再送貨給客人,只收取現金。例如,一磅皮皮蝦的價格是22加元,50個豬肉水餃是24加元。
這位臥底記者下單買了一袋速凍水餃,然後在一家商場的停車場裡與一個自稱David的男子約見提貨。
David透露,他做這一行已有一年,積累了數百個活躍的顧客,現在越來越多人做這行,競爭也是很激烈,因為自己和本地工廠的一些特殊關係,他能夠低價買到商品,他說自己賣的餃子就是那些專供給餐館的餃子,質量沒問題。
記者注意到,這些餃子是塑料袋子裝起來的,成分、生產日期等信息不詳,也沒有收據。
另一種在華人中也很受歡迎的生意是「家庭廚房」,從2015年到現在,Colin就經營著一個甜品家庭廚房。
他本來是開餐館的,開了不到半年就關門了,然後開始做家庭廚房。他的生意很火爆,他積累了1600個活躍客戶,客人必須提前預定才行,一天大概做15至20單。
他認為,和開餐館比起來,家庭廚房的形式更靈活,成本更低。
其實很多家庭廚房的老闆以前是廚師,他們也是看重了靈活性才做這一行,他們想回國時就可以隨時暫停,沒有複雜的各種檢查,賺錢多,而且不用交稅。
溫哥華沿岸衛生局也已經知道了這種交易情況,但對於這種無證經營,想要查處卻十分困難,這成為了一個灰色地帶。
該衛生局稱,食品安全是一個大問題。從這種渠道購買食物的人,不知道售賣者從何種渠道得到食材,以及食材如何被處理和儲藏,他們也不知道廚房裡都發生了什麼。
食檢局也表示,他們只能檢查商業餐館的衛生情況。
有不少華人顧客坦言,購買這種食物方便而且便宜,他們只從朋友推薦的賣家那訂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