馴鹿如何適應極地生活?有獨特的生理時鐘機制。(圖片來源:Pixabay)
極地指的是地球的上下兩端,緯度66.5以上,長年白雪覆蓋的地方。極地最大的特徵就是冬天幾乎看不到太陽,稱為永夜;夏天太陽不會下山,稱為永晝。在這種晝長夜亦長的地方,哺乳類動物依循24小時制的生理時鐘機制根本無法行的通,那麼極地的馴鹿是如何辦到的呢?
據科學日報,馴鹿能適應晝夜不分的北極地帶,原因是它們拋開一般哺乳類動物內在24小時的生理時鐘機制,自創一套能隨著當地光線變化而調適身體的機能與作息。
專家表示,大多數的哺乳類動物,身體會自動依循24小時的生理時鐘機制,知道如何區分何時是適當的作息時段。這是因為晝夜循環的光線變化,會先刺激眼睛和神經系統的反射,然後在體內調節荷爾蒙的節奏維持在24小時的循環。而褪黑素在這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褪黑激素(melatonin)影響著動物的睡眠機制與時間,褪黑激素在白天的光線刺激下,分泌量很少,甚至極為細微;而當夜晚時分來臨,褪黑激素便又開始大量分泌。當褪黑激素產生時,動物會自動出現睏意,暗示動物休息時間已到。因為褪黑激素的作用,即使沒有外在環境的晝夜光線刺激,身體仍會自動遵照24小時的時間模式在運行。
然而,在極地晝長夜亦長的地方,無法以一天24小時制清楚辨識當地的時間,動物先天24小時的生理機制,在極地反倒是阻礙。專家推論,馴鹿因為自行發展出一套獨有的生理時鐘機制,因而成功適應北極特殊的自然環境。
研究人員發現,馴鹿沒有哺乳類動物這種內在的生理時鐘,沒有褪黑激素的作用。取而代之的,白天或晚上的變化直接反應賀爾蒙的升高或下降。研究人員指出,當白天結束,賀爾蒙幾乎立刻升高,當白天再度來臨時,賀爾蒙又潛下去了。
專家並推測,不只是馴鹿,其它同樣生活在極地的動物,也可能出現與馴鹿類似的情況。
責任編輯:陳鋼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