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性度恢廓,大率為得人」。(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說起三國名將周瑜,人們總會想起那句話「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在中國人的心目中周瑜英年早逝是因為被諸葛亮活活氣死的,而且小說《三國演義》一直說到周瑜心胸狹窄。
但是這畢竟是小說的虛構,那麼歷史上真正的周瑜是一個什麼樣子的人呢?據陳壽的《三國誌》記載,歷史上真實的周瑜非但不是心胸狹窄之人,反而「性度恢廓,大率為得人」。
大名鼎鼎的周瑜在赤壁之戰中戰勝曹操,率領東吳軍隊占領南部,還將荊州相當多土地控制在自己手中。
眾所周知,在三國那個風雲際會的時代,人才輩出,其中以臥龍諸葛亮隆中對的「三分天下」最為出名。但是千百年以來,人們都為周瑜的英年早逝感到惋惜,認為如果周瑜當年不早死,那麼諸葛亮的三分天下是不可能實現的,這是因為周瑜曾提出「兩分天下」的策略。
周瑜提的具體內容是,「今曹操新折衄,方憂在腹心,未能與將軍連兵相事也。乞與奮威俱進取蜀,得蜀而並張魯,因留奮威固守其地,好與馬超結援。瑜還與將軍據襄陽以蹙操,北方可圖也。」
這句話是當年周瑜親口跟孫權說的,他的意思是說赤壁之後曹操慘敗,目前是沒有餘力再次南伐的。因此我請求與奮威將軍孫瑜(孫權的堂兄)率領一支部隊進攻巴蜀劉璋和漢中張魯,如果此計策成功,就讓孫瑜在漢中與馬超聯盟,我回來鎮守南郡出襄陽逼迫曹操,最後統一北方。在周瑜這條策略中,沒有出現劉備、諸葛亮。
如果周瑜活著,那麼這條計策的可行性是很大的。而諸葛亮給劉備提出的策略是先取得荊州,然後攻取益州,「若跨有荊、益,保其岩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
如果這時天下有變,「將軍(劉備)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如今我們在回顧周瑜的「兩分天下」時,卻出現了另一個問題,劉備會甘心自己置身事外嗎?顯然不會!如果周瑜率軍入蜀,那麼劉備很可能採取以下兩個選擇:
選擇一、在周瑜進軍巴蜀時從背後突然襲擊。如果劉備這樣做,那麼很可能造成周瑜和孫權東西夾擊,孫劉聯盟破滅,最後兩敗俱傷讓北方曹操撿了便宜。
選擇二、打著孫劉聯盟的名義趁機撿便宜。對於這點周瑜也早已防備,當年劉備領荊州牧時,周瑜上書孫權時說:「劉備以梟雄之姿,而有關羽、張飛熊虎之將,必非久屈為人用者。愚謂大計宜徙備置吳,盛為築宮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娛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大事可定也。今猥割土地以資業之,聚此三人,具有疆場,恐蛟龍得雲雨,終非池中物也。」但是孫權最後沒有採納,反而以「曹公在北方,當廣攬英雄,又恐備難卒制,故不納。」
我們看,周瑜的「二分天下北伐戰略」的核心與諸葛亮「三分天下北伐戰略」是一樣的!
他們都是以益州、荊州、揚州三路北伐。不同的是,諸葛亮的三路北伐是蜀漢占兩路,益州和荊州,另一路揚州北伐則交給東吳。周瑜的三路北伐則是東吳一肩挑,即孫瑜聯合馬超出益州攻擊關中,周瑜率荊州軍出南郡攻擊襄樊,孫權率主力出合肥攻擊徐州。
周瑜的建議被孫權採納,於是周瑜挑選精銳,克日啟程,準備進攻巴蜀、漢中。然而,天妒英才,上天沒有給這位奇才一個機會,周瑜途徑巴丘,忽然染病不起,不久去世,終年三十六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