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鳴】中美的「朝鮮默契」與貿易博弈(組圖)

作者:時寒冰 發表:2017-04-29 08:3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4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看中國2017年4月29日訊】眾所周知,近年來,朝鮮一直不顧國際社會的強烈反對,大力發展核武器和導彈研發,這種窮兵黷武的做法,不僅使朝鮮經濟瀕臨崩潰,也使得東北亞的安全形勢受到嚴重威脅。

在這種情況下,中美兩國攜手共同應對這一棘手難題,有利於維護地區和平與穩定。當然,也有利於中國維持經濟發展所需要的和平的周邊環境。

但是,朝鮮對中國的好言相勸置若罔聞,甚至以惡言回報善意。於是,我們看到,朝鮮的運煤船被退回,朝鮮的油價也開始暴漲,這種壓力對改變朝鮮的肆意妄為、一意孤行,或許會逐漸產生一定的效果。

另一方面,中美兩國也在激烈博弈,尤其是在貿易方面。

川普(特朗普)政府把貿易看得很重,試圖改變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這其實是一種很短視的做法。中國對美巨額貿易順差,對美國來說並非壞事:美國印鈔買中國實實在在的商品,中國得到了美元,而美國得到了商品,等於幫助美國強化了美元的國際霸主地位。試想一下,如果美國對其他國家都是貿易順差,其他國家的美元都向美國流,而其他國家(除了朝鮮)又不能印美元,美國等於用實實在在的商品去換紙幣,換到最後,全球就剩下美國用美元,其他國家的美元都被美國用出口商品而回收了,對美元來說不是等同於自廢武功嗎——當然,這只是一種假設。

更何況,中國用商品換取的美元,又通過購買國債的方式回流到了美國,支持美國的經濟發展?中國只是賺一點利息,而美國卻通過資本與高科技的對接,通過資本與金融霸權的對接,獲得巨大的利潤。

但是,川普看的長遠嗎?

作為美國歷史上罕見的、以大見小的領導人,川普堅決平抑美國對外貿易逆差的政策,從長遠來看,是損害美國利益的。但是,由於外貿對中國經濟意義重大,中國當然不願意也不能打貿易戰,在這種情況下,中美兩國商定,以「百日計畫」來解決貿易逆差問題。

中美兩國商定以「百日計畫」來解決貿易逆差問題
中美兩國商定以「百日計畫」來解決貿易逆差問題(作者博客)

所謂的「百日計畫」原本就是一個急功近利的計畫。大家都知道,貿易事關兩個大國的經濟結構等等內容,要做調整,尤其是作出大的調整,是需要漫長的時間的,而現在竟然要以「百日計畫」來推進,要在百日內就通過談判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案,而且是非常棘手的問題的方案,可見川普的心態是何等急切。但是,對中國來說,「百日計畫」再急切,談判再艱難,也總比打貿易戰好吧。這可能也是中國最終接受「百日計畫」的原因。

「百日計畫」的影響巨大。其核心目標是縮減美國的貿易逆差。而要實現這個目標,其實是非常困難的,別忘了,中國對美貿易順差每年高達3000多億美元。這意味著,中國不得不減少對美出口、增加從美進口,對於經濟對出口依賴性較高的中國而言,快速推進「百日計畫」將導致中國出口減少,外匯創造能力削弱。同時,由於需要加大進口,要消耗更多外匯儲備。

為了減少中美縮減貿易逆差的負面影響,中國政府加緊推進「一帶一路」,以此增加需求,但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以窮國為主,許多國家不僅依靠中國的資源、勞動力,還需要依靠中國的貸款才能發展基建,而且,未來的還債能力並不能得到保障。也就是說,「一帶一路」對於中美之間的替代性並不強。

「一帶一路」對於中美之間的替代性並不強
「一帶一路」對於中美之間的替代性並不強(作者博客)

在「百日計畫」的背後,是中美兩國的博弈,這種博弈導致的直接結果,就是中國外匯儲備的下降。而且,由於「百日計畫」的推進,會影響到中國的出口,影響到中國經濟的增長——至少短期如此,也會對中國的資本市場產生壓力。這也是「百日計畫」出來後,中國股市即步入調整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百日計畫」進行的同時,川普正努力推出大規模的減稅計畫。週三,美國宣布計畫把公司稅率從35%直接削減至15%!如此空前力度的大規模減稅,必然會促使資金加速回流美國。

作為兩個深深影響世界的大國,中美兩國之間的貿易博弈,影響巨大,往往牽一髮而動全身,無論是做投資還是做實業,都需要對此予以密切關注。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靖曄 校對:文龍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