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7年4月20日訊】中國中產階層總體比例不高,其中大部分屬於中產過渡層和中產邊緣層。社會分層研究專家、清華教授李強近日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中國中產階層佔樣本比例的19.12%,但73%處於和下層接近的邊緣狀態。
這項名為《中產過渡層與中產邊緣層》的研究(下稱「研究」)發表在《江蘇社會科學》2017年2月刊上,採用「國際社會經濟職業地位指數」(ISEI)方法,非以單純的收入計算中產,而是將所有職業都轉換為一種地位指數,然後量化確定每一個人社會地位,測量中國中產規模與內部結構、不同規模城市的分布、職業構成等。測量使用「六普」「長表」數據1%的抽樣樣本,針對16歲-64歲間有職業的人口,總計樣本量為683,291人。
研究還顯示,城市規模越大,下層群體所佔比例就越低,中產以及中產「核心層」所佔比例就越高。李強認為,從東亞經驗看,在人口數量大、密度高的社會,發展以大城市、城市群為主體城市布局,符合一般規律。
研究將ISEI得分67分和67分以上定義為社會上層,將得分41分至66分群體定義為中產階層,將得分16分至40分定義為下層(目前社會地位得分最低是16分)。中產過渡層分為兩種,一為下層群體中與中產聯接的群體,ISEI分值為38分-40分;二是位中產階層中處於邊緣位置、與下層群體鏈接的群體,ISEI範圍在41分-45分,這一群體也被稱作中產邊緣層。文章的重點考察對象是後者。
測量顯示,中國上層比例為5.62%,中產層為19.12%,下層為75.25%。其中,下層群體中與中產聯接的過渡群體佔中國總人口比例的4.4%,而中產邊緣層為13.90%,後者佔整個中產階層的73%。
李強分析認為,38分-40分的過渡層群體主要職業是服務業輔助人員(飯店旅遊健身娛樂場所服務人員)、衛生輔助人員、生活輔助人員、維修檢修人員和值班人員、印製處理人員、治安保衛人員、設備安裝人員等等;而41分-45分的過渡層群體主要職業類別為購銷人員、營業人員、推銷和展銷人員、各類銷售人員、辦事員、普通辦公室人員、各類產品與設備維修人員、多類技術人員和技術工人等等。
李強表示,通過對於這兩種不同類型過渡層的分析可以發現,兩個階層社會地位的狀況確實差異不大。其實所謂中產和下層是我們人為的劃分,處在邊緣、過渡、臨界位置上的社會群體,其實是同一個社會階層。
李強認為,在這類群體中,最值得的關注為經營銷售群體邊緣層、技術人員隊伍的邊緣層、普通辦事員及行政人員的邊緣層、服務人員邊緣層等四類職業群體。他表示,這類邊緣中產的社會地位極其不穩定,亟需就業、生活以及社會權益方面等政策輔助。
研究還顯示,城市規模越大,下層群體所佔比例就越低,中上層所佔比例就越高。在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超大城市,中產所佔樣本總人口比例分別為14.1%、17.17%、23.01%、27.68%、41.4%。與此相對應,中產邊緣層所佔比例也越高,在超過千萬人口的超大城市裡,中產邊緣層佔樣本總人口的25.35%。
李強表示,中產邊緣層大部分是城市外來常住人口,其在大城市裡常受到排斥和擠壓。所以應該反思和修正大城市戶籍政策,將排斥變為幫助和改善邊緣中產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