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親戚是古老的漢族民俗文化,在過年時親戚之間交流感情的活動。過年走親戚、回娘家,是中國人祖祖輩輩傳承下來的習俗。它是親戚間聯絡感情,互相慰問的一種親情大交流。有些地區把走親戚說成是「逛親戚」。
走親戚這種習俗從正月初二,一直能持續到正月十六,這期間幾乎家家都在酒醇中泡著,在香味中浴著,盡享人生的樂趣和親情的快樂。過去是等到送了年才能出門,並有「初三姥娘初四姑,初五初六看丈母」的說法;如今是正月初二趁著年味正濃時,就拉開了走親戚的大幕,而且多是「先看丈人再看舅,姑父姨父排在後」。正月初二、三,嫁出去的女兒們紛紛帶著丈夫、兒女回娘家拜年。
明李沂《東家兒行》:「烹羊豕,走親戚,東家老嫗笑啞啞。」準備一頓豐盛的午餐,是親戚家最忙碌的大事。在飯食上也有講究,廣泛流行於鄉間的風俗是,迎客吃麵條,送客吃餃子。諺語在廣東一帶說:「上馬餃子下馬面。」在膠東一帶習慣說:「送客的餃子迎客的面」還有的地區說:「起腳包子落腳面。」無論怎麼說,對這一習俗的一般解釋是:麵條形似繩子,客來了絆住他的腿,希望他多住幾天,表示留客的誠意;餃子形似元寶,客要遠行,祝他出門發財。
等到了親戚家,大人被親戚請進屋坐,然後遞煙、泡茶。小孩子獲得的是糖果,抓果。所有的客人都要向親戚家的長輩拜年問好,小孩子們得到了壓歲錢和糖果、麵點,則歡快地和親戚家的小孩子瘋玩去了。
走親戚的習俗
吃飯時,親戚要請客人入上坐,吃飯的座次也有序,祖輩安排在上席,孫輩居中,父輩居下。要先向老人斟酒,並請老人先開飲。佳餚讓老人先吃,宴席中的雞心、雞頭、雞肝必敬席上的長者或客人。宴席一般是男人先吃,等男人們吃飽喝足了,女人和孩子才吃男人們撤下來的菜。舊時膠東一般人家做大米干飯、餑餑,做六個或八個菜,外加一個湯菜,勤快的主婦一般都做麵條迎接客人,吃完飯後,男人們再接著喝茶、抽煙。女人們吃完午飯後,女主人又張羅著包餃子,要讓客人吃過餃子再回家。如今走親戚吃的酒席,菜動輒就辦出十二道,取十二週全之意。
到了離開親戚家的時候,親戚往往不把客人帶去的禮物都倒盡,而是從中拿出一兩樣,再把自己家的稀罕東西添上一兩樣,表示回禮,這都是老理,老規矩也不全都保留,如今年輕人走親戚基本上都把帶去的酒和補品撂給了親戚,以示孝敬。
在正月裡,人們忙著走親戚,七大姑八大姨家都要走一走。帶上禮品,帶上祝福,有車的開上自家的車,沒車的還要租車,無論城市還是鄉村,走親串友,穿戴一新的人們來來往往、熙熙攘攘,就像趕年集一樣熱鬧。給親戚送上禮物和祝福,和親戚在一起坐一坐,聊聊天,喝喝茶,然後在親戚家吃上一頓飯就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