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的防身利器竟是一把扇子?別開玩笑!(圖)


乾隆的防身利器竟是一把扇子?別開玩笑!
乾隆的防身利器竟是一把扇子?(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乾隆是世界歷史上統治時間最長的君王,被觀眾所熟知的乾隆皇帝,手中總有一把一年四季不曾離手的摺扇。除了用以顯露他儒雅高貴的氣質外,必要時摺扇還可以作為防身的武器。

每到危急時刻,這扇子在乾隆爺的手中,就彷彿一把利刃,可隨時置敵人於死地,成為化腐朽為神奇的利器。

當然,以上所說的僅僅是影視作品或文學作品中塑造的乾隆形象。而現實中的乾隆皇帝又是怎樣的?他的隨身武器真的僅僅是一把扇子嗎?

乾隆防身武器是寶刀

西元1644年,滿洲貴族率兵攻進山海關,自此開始了清王朝二百多年的統治歷史。不可否認,作為清王朝入主中原後的第四任皇帝,乾隆確實是一位文武兼備的皇帝。他在位的六十年內,最令其引以為豪的就是他的「十全武功」。

所謂的「十全武功」,指的是他曾經多次平定邊亂其中較為突出的十次。而這其中較為有名的是兩次征服西南的大小金川,兩次平定西北地區的準噶爾部,一次平定了回部。

這一次次的出兵討伐,乾隆皇帝大多身配御刀,除了用來顯示帝王的威嚴以外,同時還有防身的功效。實際上,乾隆的防身武器並非影視作品中所描述的摺扇,而是一柄貨真價實的寶刀。

乾隆御用刀 珍藏故宮

在北京故宮博物院的藏品中,就有著這樣一組珍貴的文物——乾隆御用刀。根據故宮內的專家介紹,乾隆御用刀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腰刀,另一種是佩刀。通常,腰刀的刀身為直線型,它的長度要比普通的長劍稍短一些;而佩刀的造型則更為小巧一些。

這些被珍藏於故宮中的御用刀具,具有很強的馬上民族風格特徵。它們的造型很像現在的蒙古刀,大多呈彎月形狀。另外,在刀鞘與刀柄的位置處,有的用金絲緊緊纏繞,有的飾有美麗的紋飾,還有的鑲嵌著多彩的寶石。

根據北京故宮博物院現存的實物與檔案中的記載,乾隆皇帝共命清朝內務府造辦處製作了四批,共計百餘把帶有款識的御用寶刀。第一批刀具的設計製作始於西元1748年,即乾隆十三年。

用心製寶刀 歷時十年

據說,乾隆皇帝對這批刀具的製造,真可謂是費盡苦心。無論是最初的紙樣、木樣設計,還是在具體製造的數量、名稱、紋飾、年款,甚至是刀具的什件、皮鞘、楠木箱、用金量以及所附皮簽上面的文字選用等,事無鉅細,全都要親自過問安排。

每當造辦處完成一道製作工序後,都要由司庫白世秀與七品首領薩木哈親自帶進宮內,轉交給太監總管胡世傑,由他送至養心殿,呈給乾隆皇帝御覽。待乾隆皇帝詳細閱看後,再對不滿意的地方提出修改要求。

然後,造辦處再奉旨進行改動、加工。之後再呈遞御覽。如此反覆修動,直到達到乾隆皇帝的要求,才算真正的完工。就這樣,這批寶刀在反覆的修改下,直到乾隆二十二年,即西元1757年,才正式完成,前後共花去了十年的光景。

乾隆皇帝對這批刀具的用心及重視程度,在清朝時期是比較罕見的,而造刀有功的司庫白世秀,也因此被提升為員外郎。在此之後,乾隆皇帝又陸續命人製作了三批刀具。

這三批刀具每把的重量均在十八兩左右,其造型、長度、款識、圖記等方面,皆與第一批刀具基本相同,只是在刀柄、皮鞘、護手方面,略有區別。

清代刀劍製作 最高工藝水準

乾隆在位期間,除了有計畫、有規範地製造了四批御用寶刀之外,還時常命人製作一些造型精巧別緻的刀具。這些刀的長短大小不一,有的同匕首般大小。且玉柄、皮鞘變化多端,並裝飾有名貴的珠寶,給人以華美富麗之感。乾隆皇帝也會經常隨身攜帶這種既可作為裝飾,又能夠用來防身的寶刀。

乾隆御用寶刀是清朝冷兵器的代表之作,它集中了中國古代刀具的傳統樣式與製作方法,反映了當時的歷史特點與工藝水準。這些寶刀工藝精細,裝飾精美,充分體現了乾隆時期的富有與奢侈。

這些刀具雖然歷經兩百多年的歲月洗禮,卻依然鋒銳無比、寒氣逼人,不失其奪目的風姿,真可謂代表了中國清代刀劍製作的最高工藝水準。



責任編輯:曉均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