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7年1月9日訊】按照中國人社部公開的時間表,2016年年底應該出臺基本養老金全國統籌方案,結果卻未如約而至。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對媒體表示,養老金全國統籌之所以遲遲未出,那是因為還有一些配套工作要準備,比如,如何統一養老費率是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另外費改稅的問題是否同時提上日程,均是需要考慮的方面。養老金全國統籌之後,地方政府的養老負擔將一次性移交給中央,單單從賬面上來看,養老金的累計結余尚有4萬億元,進行余缺調劑應該是沒有問題的;但從長遠來講,人口老齡化加劇後,養老金的給付成本增長也會越來越快,如何在養老費率下降後保持中央收支的平衡,是政府需要在對制度重新安排時需要考慮的方面。
除此之外,基礎養老保險一旦實現全國統籌,中央和地方分別如何投入,參保人跨地域繳費、退休,地區之間利益如何協調,政策如何銜接,養老金結余高的地區願不願意幫助養老金虧空的地區,養老金虧空地區利益如何保證,不同地區參保人繳費比例和退休待遇如何確定,這些都是養老保險全國統籌的重點與難點。
2016年年底,福耀玻璃董事長曹德旺赴美建廠,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中國的生產成本高,除了稅收之外,五險一金也是重要方面。
大多數省份的養老保險費率按照19%的標準繳納,廣東、浙江和深圳則只有14%。這樣的情況下,基本養老金全國統籌首要的任務就是統一費率。
基礎養老金的主要來源就是僱主的繳費,費率如果採取就低就不高的原則,將有利於減輕企業的壓力,同時,有利於降低第一支柱的養老金替代率,從而給第二支柱一定的成長空間,不過,費率最終統一到一個什麼樣的水平還需要做一個精算。
就目前來看,除了各地養老保險費率不一之外,地方養老基金余缺各異也是全國統籌的難點。
「基本養老金難以實現全國統籌的主要原因是利益主體多元,其中涉及中央和地方的權力、責任,以及地方和地方之間利益關係的平衡和調整。」1月3日,中國社會保障學會理事胡繼曄接受華夏時報採訪時表示,對於基本養老金全國統籌,一些養老金有結余的地區並不願意犧牲自己的地方利益進行全國統籌,但遼寧、黑龍江等地肯定希望盡快實現統籌。
有數據表明,截至2015年底,深圳、廣東、北京、四川、江蘇、浙江、山東等地養老金均有大量結余,其中,廣東省結余6158億元位居全國之首。但與之相悖的是,黑龍江、遼寧、吉林、河北、陝西和青海等地的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基金均已出現當期收不抵支的情況。
就此學者曾做過這樣一組計算:2015年,基本養老金結余最高的廣東與結余最低的黑龍江兩個地區之間,養老金結余已相差近7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