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35戰機(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看中國2017年1月4日訊】(看中國記者端木珊綜合報導)中共耗資20億美元從俄羅斯購買的24架蘇-35戰機中,首批4架戰機已提前交付,於2016年12月25日抵達河北省滄州市某機場。值得注意的是,為防止中國「山寨」蘇-35戰機的發動機技術,俄羅斯竟提前將對華出口的發動機焊死。
《自由亞洲電臺》1月2日援引俄羅斯媒體的文章,披露了上述內幕。
俄羅斯媒體「政治俄羅斯」日前發表的文章稱,中國宣稱將首批四架蘇-35部署在了滄州飛行訓練中心,並將進行蘇-35飛行員培訓。然而,大部分俄羅斯專家都認為,中國訂購蘇-35的真實目的,是為了獲取其先進的矢量發動機技術。但有俄羅斯專家透露,為防中國「山寨」,俄羅斯方面已經提前做了應對措施。
俄羅斯新聞門戶網站「漫步者」在12月29日的軍事欄目文章中說,中俄已經簽署一項知識產權協議,對華出口戰機將受到知識產權的保護,中方保證不會在未經俄方許可的情況下複製技術。但俄媒體表示,俄羅斯人清楚的知道,同中國簽署的保護知識產權的協議可能毫無意義。
11月15日,俄羅斯政策研究中心執行董事會主席、俄羅斯退役中將葉甫蓋尼.布任斯基在美國國家利益中心的午宴上發表講話稱:俄羅斯不會在不採取任何預防措施的情況下將頂尖技術交給中國的。而中國版的蘇-35戰機與俄羅斯空軍使用的蘇-35戰機也不會一模一樣。布任斯基說:「我們有自用版本和出口版本,中國人非常擅長於複製各種東西。」
對於布任斯基所提到的預防複製具體措施,俄羅斯「軍事均勢」網站12月31日報導透露,俄方已經將對華出口的蘇-35戰機的所有AL-41F1S發動機,即117S發動機的關鍵部位焊死。
「這臺發動機幾乎不可能被複製,因為想要接觸到發動機的核心部位,就必須將整個發動機破壞掉才行。」布任斯基表示。
事實上,中國航空工業發展的腳步一直受制於明顯落後的發動機技術。
去年6月,《鳳凰網》的一篇報導稱,被稱為中國第5代戰機的殲-31戰鬥機所採用的發動機,動力貧弱,無法滿足其需求。其採用的發動機是俄制RD93發動機的仿製版,但RD93的原型RD33已是上世紀70年代初研發的陳舊設計,升級難度之大與發展潛力之小可想而知。
香港《亞洲時報》也曾報導,被稱為第5代戰機的中國殲-20和殲-31戰鬥機,與美國的F-22和F-35隱身戰機相比卻相去甚遠。由於缺乏強有力的發動機,殲-20和殲-31不能擁有「超音速巡航能力」。這反過來又影響到該戰機的隱身性能,而這一性能本是這代戰機主要的優勢之一。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