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蒙正看破「浮雲」無「神馬」(圖)



呂蒙正雕像。(網路圖片)

呂蒙正(公元944年∼公元1011年),字聖功,河南洛陽人。北宋初年宰相。太平興國二年(公元977年)丁醜科狀元。呂蒙正中狀元後,授將作監丞,通判升州。後三次登上相位,封許國公,授太子太師。呂蒙正寬厚正直,對上遇禮敢言,對下則寬容有雅度。卒於北宋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謚文穆,贈中書令。

北宋的呂蒙正當上參知政事時,才不過四十歲出頭。這也就意味著,呂蒙正從考中進士到當上副宰相級的高官,僅僅用了不到12年的時間,堪稱火箭速度了。這在自己是件喜事,然而在別人,卻難免妒火中燒。

有一天,呂蒙正像往常一樣走入皇宮,快要上朝時,忽然聽到背後有人指指點點:「這小子是乞丐出身,也能當參知政事嗎?」呂蒙正假裝沒聽到,頭也沒回地繼續往前走。一起上朝的同僚不幹了。拉住呂蒙正說:「是誰這樣大膽,竟敢在背後說你的壞話,一定要追查此人。」呂蒙正搖手制止了他,說:「算了,如果知道了他的姓名,恐怕我一生也不會忘記,還不如不知道來得乾淨。」

正當如日中天時卻被人輕賤,在事關名譽的大事上處理得如此輕描淡寫,同僚們都禁不住嘆服,覺得呂蒙正真是有氣量,不記人過。呂蒙正笑著說:「哪裡有什麼氣量呢?我只是有一點自知之明罷了。」

朝中有個人喜歡收藏古鏡,據說在他所藏的寶物裡,有一面古鏡能照見方圓200里以內的東西,他想把這面鏡子送給呂蒙正,以得到賞識。呂蒙正聽說後,便笑著說:「我的臉只有碟子那麼大,怎麼用得上這照見方圓200里的鏡子呢!」沒等那人送,就絕了他的念頭。

還有一次,有人獻上了一方古硯,為了驗證它的神奇之處,他當場打開,呵上一口氣,硯臺便濕潤可以研墨了。呂蒙正連正眼瞧都沒瞧,不屑地說:「就是一天能呵出一擔水,也只不過值幾文錢罷了,有什麼稀奇的呢?」獻硯者十分沮喪,抱起硯臺走了。

呂蒙正布衣起家,歷經貧困,卻出將入相,位極人臣,除了卓越的才能之外,就是始終保持了一種自知之明的理性,使他得有一份超然物外的從容和淡定。這種自知之明,實際上是一種對名利貴賤的清醒。

呂蒙正在給太子當老師時,曾作《破窯賦》,記述自己的經歷。他說,當年在洛陽時,白天只能跑到寺院裡混口吃的,晚上只能在冰冷的破窯裡棲身,吃不飽,穿不暖,人見人厭,都議論他的窮賤。等到他考中狀元,官至極品,位列三公,穿的是綾羅錦緞,吃的是山珍海味,「上人寵,下人擁,人皆仰慕」,又都爭說他的富貴。對此呂蒙正得出的結論是:蓋人生在世,富貴不可捧,貧賤不可欺。此乃天地循環。終而復始者也。

原來在呂蒙正的眼裡。貧賤與富貴,都不過是「浮雲」,是命運的輪轉罷了,算不得「神馬」,名利亦不過如此。



責任編輯:潤珍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