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官場人事密集變動,傳夏寶龍將乘勢上位。(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6年10月03日訊】(看中國記者瀋清綜合報導)中共將於10月24日召開十八屆六中全會,為明年召開的中共「十九大」鋪路,近期中共官員的人事變動和洗牌是外界關注的焦點。中共權力布局最引人注目的是誰能夠進入25人組成的中央政治局。普遍認為,北京、天津、上海、重慶以及廣東、新疆這些地方「一把手」的任命尤為重要。
北京官場人事密集變動
據《北京晨報》9月25日報導,24日,北京市公布最新一批官員任免情況,涉及81名局級官員。其中,市統計局黨組書記、局長王文傑,平谷區區長姜帆,調任市政府副秘書長。就在三天前,《新京報》微信公號「長安街知事」9月22日消息稱,北京市級三個部門擬換「一把手」,公安系統擬調整5名局級幹部。
近兩年來,北京官場人事變動不斷。《新京報》2015年5月24日報導,2015年以來北京已有273名局級官員被調整。到2015年10月19日,北京官方又通報涉及中共東城區委書記、朝陽區區長、密雲縣縣長等多個主政官員任命。
2015年11月11日,時任北京市委副書記呂錫文落馬。呂落馬後,「長安街知事」報導,北京又有54名廳官職務變動,涉及市級部門23人。其中執掌北京核心大區的多個黨政官員均發生調整。
2015年12月,中共福建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書磊轉任北京市委常委、紀委書記。現年51歲的李書磊是習近平的舊部。有消息說,習近平在黨校的多篇講話均出自李書磊之手,傳是習近平的政治秘書。有分析稱,李書磊出任北京市常委、紀委書記,成為習近平在京反腐的重要棋子。
今年1月20日,《北京日報》微信公號「長安街知事」發文披露,北京再有過百人調整崗位,覆蓋市、區、國企和宣教政法系。
據報,2015年以來,北京市委常委班子經歷「大換血」,先後有潘良時、張工、戴均良、張延昆、李書磊5名常委履新。
今年6月30日,官方消息稱,北京市委常委、市委統戰部部長戴均良已出任中央統戰部副部長。另據中共軍報8月初披露,北京衛戍區原司令員潘良時中將已轉任陸軍副司令員。潘良時此前還兼任北京市委常委。官媒隨後披露,新一任北京衛戍區司令員是第12集團軍軍長、原南京軍區副政委王永明之子王春寧少將,王春寧按例將接替潘良時的北京市委常委職務。
針對北京官場人事大動作,評論人士章立凡表示,北京官場人事大任免是為下一步整肅貪腐埋下伏筆。
傳夏寶龍將乘勢上位
早在去年4月,有香港傳媒就指,現任北京市委書記郭金龍和市長王安順可能將雙雙被換。7月初,再有京城傳言指,北京市委書記郭金龍可能會被調整。
此前報導稱,劉雲山急於在十九大下臺之前佈置攪局,利用掌控的文宣系不斷給習近平挖坑設障,背地裏策劃「在十九大退位之前,把習近平的盤子打爛……」。為達成這一目標,劉雲山暗中組建了一個隱隱約約的「反習小聯盟」,其主要人員包括有北京市委書記郭金龍、中共中宣部副部長蔣建國等人。而北京政治圈子中已經流傳「小四人幫」的說法,其中挑頭的就是郭金龍。在任志強事件中,北京市委宣傳部主管主辦的千龍網率先將矛頭對準王岐山,郭金龍等人即被指是幕後操盤手。
港媒《大事件》第52期報導說,郭金龍1947年出生,年齡偏大,比中共「十七大」就進政治局的王岐山還大一歲。據知情人向港媒披露,郭金龍無望再升一級,只好下臺。
今年1月,《明鏡月刊》消息稱,習近平打算將浙江省委書記夏寶龍調到京畿坐鎮,接替郭金龍擔任北京市委書記。夏寶龍是習近平浙江「之江新軍」代表,兩人曾經有四年的直接上下級關係。
知情者稱,原來考慮中辦主任栗戰書接掌北京,但後來情況有變,內定浙江省委書記夏寶龍接替郭金龍。之前有消息說,夏寶龍本來是要接替張春賢新疆書記的職務。上月底,原中共西藏黨委書記陳全國已抵達新疆,接替張春賢出任新疆黨委書記職務。
夏寶龍與習近平曾經有4年的直接上下級關係。2002年習近平調任浙江任省委書記,夏寶龍則於2003年調任浙江做其副手,2007年習近平調任上海任市委書記,但由於兩地接壤,區域經濟緊密相連,二人交流也非常頻繁。
今年9月4日至5日,G20峰會在浙江杭州舉行。峰會結束後,習近平高調評價G20峰會和浙江省及杭州市當局,指該峰會「會議安排嚴謹有序」,「安全保障嚴密穩妥」,「後勤保障全面可靠」等,並特別指示要對為G20峰會成功作出貢獻的人員進行表彰。
時事評論員石久天分析認為,習近平對杭州舉辦G20的表揚對象,包涵了夏寶龍。借舉辦杭州G20峰會,夏很可能替換郭金龍,在「十九大」後的政治局鎖定一個新人席位。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