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碳惡霸與產能過剩 (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6年08月04日訊】今年夏天全球高溫酷熱已經引起一片驚呼。你只要打開任何一個關於高溫天氣的網頁,馬上就會看到一系列的同類新聞鏈接。簡而言之,熱潮席捲全球,幾乎沒有例外,許多地方傳出熱死人的消息。
這並非偶然現象。多年前,氣象學家對全球暖化便有悲觀預測。去年更做出了準確的預報。去年酷暑時節,美國海洋與大氣管理局(NOAA)便指出,2015年7月是全球有記錄以來最高氣溫的月份。英國氣象局(Met Office)發布的一份報告表示,人為的全球暖化趨勢將於今明兩年造成非常高的平均氣溫,全球氣溫上升的速度還將在未來數年加快。氣象學家說,這不是偶然發生的,「我們正看到由溫室氣體排放造成的能量,在地球海洋和大氣層中穩定地積聚的效果。」
世界氣象組織重新分析來自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署、NASA、以及英國氣象辦公室與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所公布的數據,確認到今年6月為止,包括陸地與海洋溫度已經連續14個月創下新高記錄,同時也已經連續378個月高於20世紀均溫度。他們認為:「今年數字告訴我們地球在更短時間內暖化的速度遠超乎我們的預期……」「這也意味著未來還會有更多熱浪、極端降雨以及更大規模的熱帶暴風。……轉移到低碳經濟與再生能源已是當務之急。」
以我之陋見,恐怕已經來不及了。其根據至少有兩點:其一,全球氣溫升高這類災難是一個長期積累的結果,要想改弦易轍,立竿見影事實上是不可能的。其二,溫室氣體最大排放國是中國,中國不點頭,全世界只能乾瞪眼。中國二氧化碳排放量早就超過了美國,3年前就成了美國的兩倍,比美國加上歐盟還要多。不言而喻,中國已成為全球升溫的第一因素。中國怎麼說?中國可以說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宣布:中國將在2030年達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歐巴馬和全世界熱烈鼓掌。積極的解讀是,總算有了一個合作的態度;消極的解讀則是,在今後十多年時間裏,中國不可能減排。中國不減排,其他國家湊起來的那一點點減排量就成了玩笑。十多年前,世界各國經長期努力好不容易通過了《京都議定書》,忽然傳來一個消息,令聯合國與世界各國領袖目瞪口呆,挨了「當頭一棒」:中國計畫新建562座電廠,新建電廠產生的溫室氣體將是《京都議定書》所減少排放目標量的5倍。也就是說,全世界各國政府、專家吵了多少年,拚命想減少一點廢氣排放量,不過是中國新增排放量的五分之一。真是天可憐見!但是話說回來,同意在某一天不再偷雞比起偷雞有理畢竟是進步很多。還記得那些耳熟能詳的說辭嗎?
——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就是想控制中國人民擁有汽車和其它電氣產品。」
——「你們是想讓中國永遠窮下去嗎?」
——「過度強調負面環境影響,將制約中國發展的權利。」
總而言之,這是一個阻止中國崛起的陰謀!
誰阻止呢?全世界!
在哥本哈根氣候峰會上,中共的「破壞戰術」激起了所有國家元首的憤怒。一位參與起草最後協議書的國家元首回憶道:「在房間裡有25個國家的元首,這時大約是星期五晚上6點鐘。在我右邊的角上有歐巴馬總統,然後是布朗坐在邊上,另一邊是衣索比亞總統、墨西哥總統、巴布亞新幾內亞總理……如果中國沒有在這個房間裡,那麼將會誕生一個每個人都想開香檳慶賀的協議。……阻擋一件事情總是比推動或做成一件事容易……事實是,我就在這個會議上,我很清楚‘附件1’中規定的,到2050年全球減排50%,發達國家減排80%的目標,每個人都支持,唯獨中國反對。……具有法律約束力的關鍵內容被中國從協議中剔除了,房間裡充滿了憤怒。雖然每個人的憤怒都被控制著,但這種氣憤的感受是非常、非常清楚。」
出人意料的是,忽然在一個早晨,「陰謀論」的喧囂止息了。原來,問題不在於別人是不是要阻止崛起,而是崛起得太高,「產能過剩」了。什麼叫「產能過剩」?經濟學家有種種解釋,而我以為,用大白話來講,就是煙囪冒的煙太多了。(這麼多賣不出去的鋼鐵水泥煤炭玻璃電解鋁石化產品可不是牛奶,可以倒進密西西比河,只有中國百姓糊里糊塗地給他們買單。)換言之,即便是高能耗運行,中國也早就達到所需要的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實在不需要等到十幾年後才罷手。中國以超高速的能耗與增排已經建造了足夠全世界新增人口總量居住的住房,鬼城遍佈,不罷手也只能罷手了。
我們只能祈求氣候異常、海平面上升及其難以估量不可逆轉的惡果,不要危及人類的基本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