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官需為百姓盡心力,方符合天理。(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大家都知道,擔任官員須用心行事,害民之事絕不可為,切莫只做自己的官,毫不管別人的苦,只想逢迎上司的意圖,不堅持公道正義,將「天理」二字丟在九霄雲外。不知冥冥中,人的善惡,均被一一記載,所以說天道昭昭,又道是「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報應如影隨形,斯時即萬千懊悔,已自無及。為官須要慈悲為本,為民多做善事,不但萬民感戴,皇天亦會佑之,也是為自己真正積下福德。
現略述二例,讓各位探究一二。
瀆職害民 無疾暴亡
清代時,有一縣丞候補去江蘇,委任他接替前任縣丞管轄四個團鎮。他攜帶家眷赴任,到任時,前任官因病已亡故。
這一年遭水災,朝廷下令一方面免除百姓錢糧,一方面由政府發放賑濟。府臺發下公文,命令他調查該轄區受災的戶口。同時府臺也派了兩名委員下來一同處理災情。他與這兩名委員是舊交,很是投契,就留他們住在一起,每天只是飲酒作樂,而把處理災情的一切事務,全部委託給保甲、鄉董和團練去辦,致使他們得以狼狽為奸勾結舞弊,冒濫欺詐,從中漁利;受災的貧苦百姓,反而得不到一點實惠。
不久,這位新任縣丞夫婦兩人先後無疾暴亡。委員中的一人回省出差,不到一月,也死了。這位縣丞還不到四十歲,以前還沒有過大過錯,突然遭到這樣的報應,人們都說這是由於他這次賑災中怠忽職守,塗炭受災的苦難百姓造成的。
為官負民 損福減壽
道光庚寅年間,江北大旱,當地有關政府上疏請求賑濟安撫。受災戶口人數稍多,撫軍心中發生懷疑,就下令江蘇藩司從其所轄各州縣的府吏中,選派能幹而又廉潔的人員十名,會同地方官員進行複查。
被選參與這項工作的人,都被認為是精幹者,然而他們中大多都承順撫軍的心意,在複查工作中刻意過嚴,受災百姓並未普遍得到賑濟,因而節省下來的賑款竟達上萬。當時只有鄭祖經與某某人聯合複查的較寬,因此觸怒了撫軍,不得保薦。十人中有七人,因複查精嚴而得到獎賞。
第二年,這七人都相繼無病而亡。鄭祖經,因此前海運工作中有功勞,而從南匯縣丞被提拔為江都縣令。他的一個兒子,以孝廉而入中書省。與鄭祖經一起作複查工作的某某,一直安然無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