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的貿易增速正在放緩。(圖片來源:日經中文網)
【看中國2016年05月31日訊】自2015年之後,貿易量便停滯不前,與保持3%左右緩慢增速的全球經濟相比,停滯感明顯。雖然G7峰會提倡通過跨太平洋經濟合作協定(TPP)等推進自由貿易,但是出口主導型增長的難度正在增加。
「受新興經濟體減速影響,出口增速放緩」,日本銀行(央行)總裁黑田東彥近日在記者會上神情嚴肅地表示。剔除物價影響後日本的實際出口自2015年之後停滯不前。如果考慮到日本最大的貿易對象國中國經濟出現減速,就能夠理解黑田的發言了。
地產地消好處多
但是,並不能說出口低迷完全是因為新興市場的經濟減速。荷蘭經濟政策分析局的數據顯示,全球貿易量自2015年之後增長就十分緩慢。據日本央行數據,與GDP相比,全球貿易量自2011年之後持續下降,「貿易量隨經濟增長而增長」的常識已經變得行不通。
隨著自由貿易協定陸續生效,本應是全球化不斷推進的世界貿易到底發生了什麼?其中一個較為有力的說法是海外消費地的生產擴大。
「當地的採購需求正在上漲」,日本JFE鋼鐵的泰國工廠能夠生產重量輕、強度大的汽車用高級鋼板。積水化學工業也於2015年4月開始在中國生產纖薄、隔音效果好的汽車玻璃。
在消費地附近進行生產的「地產地消」模式既可以抑制匯率風險,又可以靈活應對當地的訂單需求,從而控製成本。因此,即使在安倍經濟學之下日元大幅貶值,日本企業進駐海外的腳步也沒有停止。
日本各汽車企業的國內生產比例紛紛開始下降,本田和日產的目前國內生產比例僅為10%左右,豐田也僅為30%左右。尖端材料的生產也開始向海外轉移,日本的出口越來越難以增長。
新興國技術實力增強
貿易停滯原因的另一個說法是新興市場的技術實力出現提高。「華為希望三星尊重華為的研發和知識產權成果,停止未獲得許可情況下的專利侵權行為」,5月25日,全球第3大智能手機製造商華為技術以三星電子侵犯專利權為由,要求三星支付損害賠償。
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上,蘋果和三星的競爭力正在衰弱,華為等中國企業的市場份額出現增長。零部件方面,當地企業的供貨也開始增加。日本綜合研究所的大泉啟一郎表示,「技術實力提高的中國正在構筑自主的供應鏈」。
作為電子產業的聚集地,臺灣4月份的出口額同比減少了6.5%。原因是面向大陸的智能手機相關產品的出口出現減少。臺灣的出口已連續15個月同比下滑,超過雷曼危機期間的持續時間。
對於日本來說,嚴峻的不僅是全球貿易量蛋糕變小,還有機電等日本企業競爭力下滑導致的市場份額下降。日本的出口市場份額連續10年徘徊在6%∼5%左右。
日本2015年度的經常順差為18萬億日元,基本為分紅等所得收支的順差。日本正在從直接向海外銷售產品轉為投資生利的模式。但是,從維持就業等角度來看,如何獲取海外需求成為一項重要的課題。
利用企業充足的留存利潤生產高附加值產品也是一個辦法,但如果貿易量今後仍無法快速增長,也可以通過訪日外國遊客入境消費的形式獲取海外需求。神戶大學教授松林洋一提出,「提高觀光、醫療護理和教育等服務領域的競爭力」也是獲取亞洲增長果實的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