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取名——見證那個時代的荒唐與無奈

中國人文革取名 見證那個時代的荒唐


文革發動50年之際,德國之聲中文網發表文章《文革取名——那個時代的荒唐與無奈》。文章舉例,前媒體大亨默多克前妻鄧文迪的原名叫鄧文革,具有鮮明的文革色彩,顯然她後來改名。而文革期間最具代表性的改名當屬中共前高官宋任窮之女宋彬彬。

1966年,當時的師大女附中紅衛兵負責人宋彬彬等人在天安門城樓受到毛澤東接見,毛澤東當時告訴她「要武」,「宋要武」由此成為文革的符號。

文章觀察,除了「文革」這個熱門的名字,還有一些名字如「衛東」、「學軍」、「向東」、「衛彪」、「立新」、「志紅」、「永革」、「永紅」、「向陽」、「反帝」等,都是那個時代流行的人名,包含著那個時代強烈的政治色彩。

一位1970年出生、名叫李衛東的男子坦言,他是很大的時候才意識到自己名字的意思,所以覺得有些彆扭。

文章引用美國的研究報告說,取名這個本來高度個體化的行為,由文革開始出現遵從性、而不是求異性。中共對人控制、文革對人的影響從一出生就開始了。

據該份研究報告,在文革開始的1966年夏天之前,北京新生男孩最熱門的30個名字中,只有不到7%屬「政治正確名字」,而到了1966年5月,這一比例已達到10%,同年9月份更是已超過25%。

據報導,那些「光宗」、「耀祖」等被認為具有封建色彩的名字,和「富貴」、「榮華」等被視為充滿資產階級意味的名字,被迫改名。包括「思美」、「愛美」這種看似普通的女生名字也被強硬的和「美帝國主義」掛鉤。

文章說,不論是心甘情願,還是迫於無奈,文革改名風從現在的角度來看無疑是荒唐離奇的。

單字取名族譜失傳

有學者觀察到,文革中單字取名的潮流,幾乎使中國的家譜消失。因為中國人傳統的取名,經常會在名字中用一個字表示輩分,而用另一個字寄託名字的真正涵義。所以同一家族同一輩份的人,從他的姓名上可以看出來。而用單字,人們只能舍棄那個表示輩份的字。

另外,單字讀起來迅捷,正好符合了文革「橫掃一切」的時代風潮。



責任編輯:劉良鑫 来源:NTD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