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爆發僅一步之遙 中國央企緊急求援央行


【看中國2016年05月15日訊】「央企」突然變民企,中國城市建設控股集團(中城建)向央行發緊急求助函,原因是投資人對集團股東一夜變身產生了擔憂,中城建緊急請求央行金融穩定局穩定局勢避免債權人們發難。

據鳳凰財經5月13日報導,中城建的「中字頭」名稱,行政色彩濃郁的公司官方網站,以及董事長於煉全國政協委員的身份給了投資者很大的想像空間。評級機構聯合資信在評級報告中稱中城建的實際控制人是住建部,給予的評級是AA+。AA+是資質稍弱的央企通常能夠獲得的評級。

4月25日,中城建突然一紙公告,宣布實際控制人變更,由一家」投資人眼中的央企」變為一個由多家銀行所控股基金的持股公司。公告稱原控股股東中城院持股比例由100%降至1%,剩餘99%由北京惠農基金持有,在未經債券持有人會議通過的情況下突然喪失「央企」身份。

中城建事件比資產騰挪引發違約風險更引起軒然大波的是它的股東性質,金融信息終端WIND資訊的債券信息裡,這家公司的備註描述之前一直也是「中央國有企業」。公司目前境內存續債券規模達171.5億元,超過鐵物資存續的168億。

實際控制人變更讓市場驚呼,上一秒還是「央企」,突然之間就變成民企了。如此敏感的「黑天鵝」一出,在信用風險釋放期的市場猶如驚弓之鳥。而在變更前一週,中城建在境外唯一發行的點心債,一度由3月底的97元跌至88.99元,買價收益率飆升至16.0954%,創下記錄最低。

海通證券首席姜超當天隨後發出的簡評反應出了債市投資人的惶惑——亂相百出。姜超等認為債市亂相百出,應防範道德風險。央企信仰再破滅,警惕偽國企風險。今年以來中煤華昱、鐵物資、中城建等央企相繼爆發信用風險,應摒棄國企信仰,更需警惕部分偽國企,一是股權結構較複雜,其中部分公司為殼公司或公開資料較少的;二是大股東中有民企或自然人且持股比例較高的;三是由於歷史原因(如政策指導或原高管主導)被收編的。

信用事件的爆發使中國債券信息披露機制不健全、債券投資者保護制度不完善等缺陷顯露無疑,也顯示發行人在償債能力下滑、制度有機可乘時,投資者面臨的道德風險升溫,投資者既需用腳投票,降低風險偏好,也需提高警惕,積極維權。

而興業證券固收團隊當天報告更是直言不諱:中城建屬於央企,實際控制人變革引發債券償債壓力甚至兌付的擔憂,在目前脆弱的市場環境中,該事件可能會加大市場的恐慌情緒。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辛荷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