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6年05月09日訊】中國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國資委)5月6日在官網發布消息稱,通過排查106家央企後,發現82家央企欠債超4萬億元,4家央企債券違約84億元。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表示,本次摸底是國資委首次普查和公開央企債務情況,下一步就將推動相關企業的破產重組。
從排查情況看,2014年以來,有1家中央企業(中鋼集團)及3戶中央企業所屬子企業(兵器裝備集團所屬天威集團、國機集團所屬中國二重、中煤集團所屬山西華昱)先後發生債券違約,涉及債券金額84億元,佔中央企業整體發行債券規模的0.2%。
這一摸底行動,源於中國鐵路物資(中國鐵物)突然暫停交易債券。4月11日,中國鐵物突然發布公告申請九期共168億元存續債券停牌,作為信用評級為「AA+」的央企,中國鐵物一旦發生實質性違約對債券市場衝擊較大。
據大陸《財新網》報導,在多位市場人士看來,如果再有央企違約,央企發債就更難了,特別是負債率70%以上的央企,「這樣的央企至少有一半;對央企的信仰沒了,就沒人和它們玩了。」
國資委表示,經風險排查,目前中國鐵物及2戶子企業尚存在債務風險問題。對此,國資委決定中國鐵物交由資產管理平臺公司(誠通集團)實施託管。
但中國鐵物交由誠通集團託管一事,有兩大疑點。一是雖然中國鐵物被誠通集團託管,但託管的權利和義務未明。二是託管方誠通集團在2015年底債務重組方案才落定,此前還有逃廢債歷史,資產狀況並不樂觀。
英國《金融時報》5月6日報導,內蒙古奈倫集團(Inner Mongolia Nailun Group)在5月4日提交給上海證交所的一份公告中表示,該公司無法籌足資金償付5月5日應付的利息及回售款項,原因是「公司經營困難」。
奈倫集團在2011年發售8億元人民幣(合1.23億美元)的7年期債券,投資者在第五年末(也就是5月5日)有回售選擇權。根據湯森路透(Thomson Reuters)的數據,價值超過7億元人民幣的債券的持有人選擇回售。同日還有一筆利息應付。
萬得資訊(Wind Information)的數據顯示,這是今年以來第12家在國內債券上違約的中國公司,而2015年全年有19家公司違約。
《金融時報》根據官方數據進行的計算顯示,中國的總債務在3月底觸及163萬億元人民幣(合25萬億美元)的創記錄高位,相當於GDP的237%。同時首季經濟增長下滑至6.7%,低於2015年的6.9%。
分析師們預計,隨著信貸質量惡化,今年還將發生更多違約。萬得資訊的數據顯示,今年迄今,評級機構已對大陸債券作出49次評級下調,而2010年全年有126次評級下調(這些數字包括同一債券的多次下調)。
路透社5月5日消息表示,路透Eikon數據顯示,5月有28只收益率在10%以上的債券需要支付利息,這些債券金額約為170億元人民幣。6月另有總額80億元人民幣、收益率相似的債券需要支付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