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一座高山中的寺廟裡,住著一位老和尚和一個小和尚。有一天廟裡的油用完了,老和尚便叫小和尚下山去買油。聽話的小和尚趕緊跑下山,買完後,他害怕油會灑掉,小心翼翼的捧著油也不看路,結果回到廟裡。老和尚接過碗一看,碗裡的油已經灑光了!老和尚搖搖頭要小和尚再一次下山去買油,面有難色的小和尚心裏好懊惱。老和尚告訴他,不要只盯著油不放,只管自己走好路。結果這次小和尚成功了,碗裡的油再沒有灑。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無求而自得的道理。當我們患得患失有所求的時候,不但心很累,而且收到的成效並不好。相反,當我們能拿得起放得下時,那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另一番境界了!
心無所執
在與人交往中,只有無求,才能不記不報,沒有怨懟;在人生的際遇中,只有無求,才能不記世間得失,灑脫自在。無求,是一種修為,是一種境界。現代人也能意識到,擺正心態做對事,認為淡泊名利、無求而自得是一個人走向成功的起點。譬如,金錢名利使人追求奮鬥,也可使人墜入萬丈深淵。所以不把金錢名利看得太重,才能超然物外,活得輕鬆快樂。
無求而自得,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耽於現實的物慾之中,人往往迷惑不清,愈是執著心愈是緊張,也就看不清事物的本質和事態的走向;而當心中釋然時則脫穎而出,常道「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對事情的發展一下子有了更加深刻的見解,也明白了自己應該何去何從,豈不是自得了嗎?
無求而自得還有一層意思,那就是「人算不如天算」。人生中,我們努力追求的,刻意造就的,往往並不盡人意,「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得失之間往往恍然大悟,原來這才是隨其自然和命中注定。中國人常說:「上天有好生之德」,「天無絕人之路」,指上天不會斷絕人的出路,把人困死。形容人雖一時處於絕境,但終歸可以找到出路。
無求與自得
無求與自得兩個詞分開來出自班固《漢書•東方朔傳》,「無求備於一人之義」和「蓋聖人教化如此,欲自得之;自得之,則敏且廣矣。」
東方朔論曰:「安可以不務修身乎哉!《詩》云:‘鼓鐘於宮,聲聞於外。’‘鶴鳴於九皋,聲聞於天。’苟能修身,何患不榮!太公體行仁義,七十有二乃設用於文、武,得信厥說,封於齊,七百歲而不絕。此士所以日夜孳孳,敏行而不敢怠也。辟若鶺鴒,飛且鳴矣。傳曰:‘天不為人之惡寒而輟其冬,地不為人之惡險而輟其廣,君子不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天有常度,地有常形,君子有常行;君子道其常,小人計其功。’《詩》云:‘禮義之不愆,何恤人之言?’故曰:‘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冕而前旒,所以蔽明;黈纊充耳,所以塞聰。’明有所不見,聰有所不聞,舉大德,赦小過,無求備於一人之義也。枉而直之,使自得之;優而柔之,使自求之;揆而度之,使自索之。蓋聖人教化如此,欲自得之;自得之,則敏且廣矣。」
意思是說:「怎麼可以不致力自身的修養呢?《詩經》上說:‘在室內敲鐘,聲響傳到室外。’‘鶴鳴於湖澤的深處,它的聲音傳到天空。’如果能修養身心,哪裹怕不榮耀!姜太公親自踐行仁義,七十二歲重用於周文王、周武王,得以施展他的建議。受封於齊,七百年而不斷絕。姜太公這樣的榜樣,使後來的士人受到鼓舞,日夜勤學,奮勉力行而不敢懈怠。就像鵬鴒烏鶺鴒鳥又飛又叫。古書上說:‘天不因為人怕冷就停止冬天,地不因為人厭惡險峻就停止廣大,君子不因為小人喧鬧反對就改變他的品行。’‘天地有一定的運行規律,君子有恆久的德行;君子有正當的道路,小人計較自己的私利。’
「《詩經》上說:‘禮義沒有差錯,為什麼害怕人們議論?所以說:‘水清到極點就沒有魚,人太苛求就沒有夥伴,冠冕前懸垂著旒,用來遮蔽視緵;以黃色絲綿塞住耳朵,用來降低聽覺。眼睛明亮還有看不見的東西,耳朵聰靈也有聽不到的聲響,嘉獎大德,赦免小過,不要苛求一個人的仁義完備無缺。彎曲的就應當使他直,應該讓他自己得到它;使他寬舒,應該讓他自己去求取;揆情度理,應該讓他自己去探索。大概聖人的教化就是這樣,想要通過自己的探索尋求而得到它。自己探求得之,就會聰敏而且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