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圖片來源:Pexels)
明天(4月4日)是清明節,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對華人而言,是傳統重要的四大節日(另外三項節日為新年、端午節、中秋節)之一,是家家戶戶都會前往掃墓的日子。提到清明節,就不得不提到「祖宗亡人吃青糰子」之說,以及與潤餅相關的寒食節。沒辦法民以食為天嘛!當然,除了掃墓、燒紙錢的習俗外,另外還有放風箏、蕩鞦韆、郊遊、插戴柳枝等活動。但是,這些原本是寒時節的習俗喔!
清明節與寒食節
現代許多家庭都已經習慣在清明節祭祖掃墓與吃潤餅了,如果不仔細追溯分辨,許多人會以為這些活動本就是含括在清明習俗中。在古代,寒食節與清明節雖然是分開過的,但卻有著密切的關聯。寒食節在先秦至南北朝時,被視為重大節日,直到唐代以後才逐漸式微,與清明節合併。
寒食節又稱為禁菸節、冷節或百五節,因為一般是在冬至後的第一百零五日度過寒食節。唐代元稹的《連昌宮詞》即云:「初過寒食一百六,店舍無煙宮樹柳」。南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亦載:「寒食無定日。或二月或三月。去冬至一五日。即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節。又謂之百五節。秦人呼寒食為熟食日。」清明節的日子會在寒食節之後的一或二日過,不過由於兩個節日相近,因此在宋代以後,寒食節的掃墓、蕩鞦韆、郊遊、禁火等習俗就移至清明節了。與寒食節漸漸融合在一起的清明節,則從原本根據節氣所訂定的農業之日,躍升為重要的大節日。清代湯若望改革曆法後,冬至與清明的間隔縮短,民間為了保持以往的習俗,將寒食節訂定於清明節一日前,此項訂定維持至今不變。
清明節之青糰子
掃墓時,你可有注意到,家族除了以水果、糕點祭拜之外,還擺放了那些物品呢?各地區的祭拜物品應該有所不同。據說蘇州與江南一代會以青糰子祭拜,習慣於清明節時吃青糰子。青糰子,就是外翠綠,內包餡,吃起來QQ的糯米團。據說是從宋代開始流傳的寒食節食物,又具清明果、艾粑粑等別稱。
明代郎瑛的《七修類稿・卷四十三・饅頭青白團》有載:「古人寒食採桐楊葉染飯青色以祭,資陽氣也。今變而為青白糰子,乃此義耳。」清代顧祿的《清嘉錄》亦載:「市上賣青團熟藕,為祀先之品,皆可冷食。」不過,各地所採用的上色材料各自不同,有的用青菜葉,有的用鼠鼬草或南瓜葉……;餡料亦各有特色,有的是包肉丁、筍子等咸料,有的是包芝麻、豆沙等甜料。
關於民間流傳的「祖宗亡人吃青糰子」之說,有數種傳說。
青糰子之大禹傳說
據說,治水多年而三不過家門的大禹,令民眾既感恩又懷念,因此紛紛至大禹的墳前供奉祭品。然而,有位蘇州青年見到大家都獻上親手製作的精緻供品,他認為不妥,因為生性節約的大禹,一生為民,而他若在九泉下見到大家都奉上精美的物品,勢必無法心安。因此,為了讓大禹放心,這位青年勸大家改變祭品的種類,將自己栽種的莊稼做成糰子,把稻米穀物年年豐收的好消息傳遞給大禹,讓他不再為民憂慮,以示不忘大禹的恩德。自此往後,大家每年都會帶「青糰子」至大禹墳前供奉,久而久之,民間就演變成了「祖宗亡人吃青糰子」的習俗,傳達對祖先的悼念。
青糰子之太平天國傳說
傳說太平天國的重要將領李秀成(忠王),他在某年清明節時被清兵追捕。幸賴一名附近耕地的農民相助,裝扮成農民,與之一起耕田。可是,清兵在村內設崗,盤查出入村落的人,以免他們帶物品給李秀成食用。
那位幫助了李秀成的農民在返家後,左思右想,究竟得攜帶哪一種物品才不會被清兵看出端倪來。正當他在苦惱時,一不小心滑了一跤,跌在艾草上。當他見到自己的手與膝蓋都染上了碧綠的艾草汁,突然生一巧計。這位農民急忙採艾草,接著搗爛擠汁,再將汁液揉進糯米團內,就做成了青綠糰子了。隨後他將青綠糰子混在草堆中,攜帶上路,結果居然就讓他躲過了哨兵的檢查,順利地帶給了李秀成。
李秀成在吃過青糰子,又安全回到太平軍後,不忘青團的滋味與功能,於是他下令太平軍得學習製作青團,以利日後能夠在抵禦敵人時自保。於是,清明吃青團的習俗就流傳了下來。
掃墓時,除了水果、糕點,不妨還帶上青糰子來祭拜,在歷史長流中沉浸一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