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16-04-01 06:01:51作者:
【看中國2016年04月01日訊】最近中國爆出的疫苗醜聞再度引發了人們對藥品安全性的擔憂。《華爾街日報》的一篇報導顯示,不只疫苗,中國在新藥審查方面也出了問題。
報導顯示,一些在海外國家無法通過新藥審查的藥品,都通過與中國公司合作,使藥品在中國市場獲得重生。
例如,在1980年代由於可能引發血液疾病,而退出西班牙、義大利、法國等國市場的中風藥物cinepazide,2010年,卻在中國大陸稱為暢銷藥品。
不只如此,百時美施貴寶公司(BMY,臺灣稱必治妥施貴寶)旗下的肝癌藥物布立尼布(brivanib)由於效果未能優於同類藥品,2013年停止了全球試驗。不過,布立尼布轉而授權給了大陸初創企業「再鼎醫藥」。
總部位於上海的再鼎醫藥認為布立尼布在中國有巨大的潛力,因為其同類藥品索拉非尼(sorafenib)每個月的治療成本高達7,500美元左右,並且不在醫保範圍內。
報導稱,像再鼎醫藥一樣與西方藥廠合作開發的還有其他幾家。與國外相比,大陸藥品能獲得監管機構迅速放行。
據哈佛法學院(Harvard Law School)研究醫學倫理學的教授科恩(I. Glenn Cohen)介紹,在大陸可以獲得監管機構迅速放行的原因之一是,新藥即使不比已上市藥品更好,仍可在中國獲准生產,但在美國,90%的新藥都在臨床試驗過程中因此被放棄。
報導引述行業專家表示,一些製藥企業很早就在中國銷售一些從未在其他國家進行過測試或上市出售的藥品。市場研究公司Bernstein Research亞太醫療分析師卡尼(Laura Nelson Carney)表示,原因是在中國可以這麼做。
對於上述現象,《華爾街日報》評論說,這種新趨勢也引發了相關質疑,大陸是否已經成為低端藥品的傾銷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