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6年02月29日訊】「房價能升、能穩,但不能降。」對於市場上「降房價」的呼聲,北京一家開發商負責人透露:「房價是不會主動降的,各利益相關方都不允許這麼幹。」該負責人坦言,即便開發商想降房價有時也會遭到地方政府的反對,「儘管地方政府不會發文阻止降房價,但壓力很明顯」。
據《華夏時報》2月26日報導,中國國家住建部諮詢專家、亞太城市房地產研究院院長謝逸楓表示,「市場不好時,地方政府不讓開發商降房價,無異於讓開發商自殺」。
對此,中原地產市場研究部總監張大偉分析稱,中國的房價已經不是供求關係能左右的了,而是不同的利益方在博弈。「實體經濟下滑,地方政府土地財政依賴更重,作為經濟支柱的房地產業就顯得尤為重要」。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
降房價叫得最響的是想買房的老百姓。事實上,房價裡有多少水分,普通老百姓並不清楚。「中國的房價已由不同的利益方在博弈,參與者包括地方政府、開發商、炒房者和真正需求方等四方,相比利益方的強勢,消費者則自始至終處於弱勢地位。」張大偉表示,房價上漲的主力推手主要還是地方政府。
據悉,不論是一線城市還是二三線城市,幾年前買下的土地,如果至今未開發,光地價就翻了數倍。地價炒高源於政府採用拍賣的方式出讓土地,把地價不斷推向高點。而隨著央企大舉介入房地產開發,因為不缺錢又有政府背景,結果導致地王頻現,這一切都成了房價上漲的背後推手。
另外,房地產的規模效益明顯,並與中國的大小城市擴容相伴相生。當初廣州的城區面積僅一千多平方公里,如今已擴大至3800多平方公里。像廣州一樣,如此快速擴張的城市不在少數。
水漲船高,房價降不下來,庫存則越積越多。數據顯示,到去年12月底,中國房地產待售面積為7.18億平方米,在建面積73.5億平方米,超過80億平方米的庫存。按照業內的估計,要去掉如此海量的庫存,至少需要6年的時間。
在過去十餘年中,各地方經濟的發展早已離不開房地產這一支柱產業,未來也很難從根本上轉變。這是一個解不開的結。
正是基於此,房地產成了地方政府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有的地方甚至成了唯一的來源。數據顯示,2015年各地房地產銷售12.8495億平方米,政府拿了銷售額8.7281萬億元的73%;其中,房地產開發所需的土地供應,成為各地方財政的主要組成部分。
只有地方政府減少對土地財政的依賴,推出更多實質性優惠措施,開發商才有降價空間,房價才能穩住。但問題是,如何讓地方政府學會為自己的錯誤買單,讓市場機制真正發揮決定性作用,讓房價有漲有降,恐怕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責任編輯:辛荷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