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在1962年的中印戰爭,中共軍隊在行進中。(網路圖片)
中印邊境戰爭是指1962年6月或10月至11月間發生在中國和印度的藏南邊境的戰爭。在中國被普遍稱為「中印邊界自衛反擊戰」,印度則稱為瓦弄之戰(Battle of Walong)。
國際和印度原則上認為這場戰爭是中國率先出兵攻擊的,起源是中共軍隊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後期進入西藏後,與印度就接壤的土地而產生了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存在著歷史上的原因。
清朝滅亡後,民國政府在國際上繼續宣稱對西藏享有主權。但在這一時期,在印度的英國人為了邊境安全和貿易上的需要與西藏政府簽訂了一系列條約,並設立了「麥克馬洪線」作為雙方邊界線。顯然,這些條約的訂立都沒有經過民國中央政府的同意,也因此成為之後中印爭端的導火線。
中共建政前後,印度佔領了麥克馬洪線以南約9萬平方公里領土,此外,還佔領了中印中段和西段部分爭議領土。對此,中共政府希望談判解決,並拒絕承認「麥克馬洪線」。然而,印度政府堅持認為上述領土歸印度所有,雙方談判破裂。
1959年,達賴喇嘛逃往印度受到庇護,中印開始交惡,後來一連串交火衝突更使印度開始進軍藏南建立軍事據點,並出兵造成此次戰爭。印度方面認為戰爭由中方首先挑起,時間是1962年10月,而中國方面則認為戰爭由印度挑起,時間是6月,當時印軍向中國邊防軍開槍攻擊,死傷中國軍人數十人。
這場戰爭的特別之處是戰鬥大多發生在超過4250米以上的地區,因此,不僅雙方海空軍幾乎沒有參加戰鬥,而且雙方陸路補給都遇到了困難。
戰爭中印度軍隊屢屢失敗,印度總理尼赫魯請求國際介入調停。1962年11月,美國介入並以物資支持印度軍隊。令人費解的是,與此同時中國軍隊突然宣布停火,並自動後撤,此後兩國即以麥克馬洪線為控制線,但爭議並未就此平息。
西方記者馬克斯韋爾在《印度對華戰爭》(Neville Maxwell,India's China War,London:Jonathan Cape Ltd.,1970)一書中寫道,「當中國軍隊取得重大勝利的時候,中國政府突然宣布單方面無條件撤軍,這與其說讓全世界都鬆了一口氣,不如說是讓全世界都目瞪口呆。世界戰爭史上還從沒有過這樣的事情,勝利的一方在失敗者還沒有任何承諾的情況下,就單方面無條件撤軍,實際上也就是讓自己付出巨大代價來之不易的勝利成果化為烏有。」
關於中共政府為何突然單方面宣布停火,各方猜測的主要原因有:中國主要是為了逼迫印度回到談判桌,並非真心與印度開戰,希望避免全面戰爭;補給困難;當時因「大躍進」而導致的三年困難時期剛過,國民經濟嚴重困難,中國無力維持長期戰爭;缺乏國際社會支持;避免國際社會介入;擔心臺灣國民政府「反攻」大陸。
看上去取得勝利並奪回有爭議領土的中國,卻隨著軍隊的退卻再次使中印邊界問題回到了開戰前,甚至還額外喪失了上千公里的土地。而印度雖在戰事上失利,但在中國退兵後仍然得以繼續保有雙方爭議的藏南和達旺領土。1987年印度議會通過法令,正式在「麥克馬洪線」之南建立「阿魯納恰爾邦」。至今印度大約已有近百萬移民生活在此地,這給未來中印解決邊界問題製造了新的困難。
資料顯示,那一片被中國收復又放棄的土地是比西藏任何其他地方都更富饒的地方。那裡土地極其肥沃,礦產和水利資源都十分豐富。放棄這樣的地方,不僅中國軍人想不通,中國老百姓也想不通。
中共軍旅作家金輝在《墨脫的誘惑》書中對這段歷史作了這樣結論:「勝利者和失敗者是十分明確的。但是,經過了近三十年之後,結合現在再來看那場戰爭及其結果,卻完全是另一種情況了——勝利者除了沒有失敗的名義,卻具備了失敗者的一切;失敗者除了沒有勝利的名義,卻得到了勝利者的一切。勝利者因為勝利的飄飄然,以至連對勝利成果的徹底喪失和巨大的屈辱都無動於衷。失敗者因為唯獨還沒有得到勝利者的虛名,所以一直在摩拳擦掌,發誓要報一箭之仇。也許這就是歷史的嘲弄,如果當年印度取得了勝利,那麼現在他們在這一地區肯定不會如此佔盡便宜,如果當時中國在此地失敗,那麼現在反而大概不會這麼被動和可憐。」
參加過那場戰爭的原西藏林芝軍分區政委閻士貴大校說:「可惜了這片土地,現在想拿回來不容易了……搞成這個樣子,後人要罵我們還不如清朝的最後一個駐藏大臣趙爾豐!」
搞砸了邊界問題,中共又何止這一次呢?貌似勝利者的中共卻是事實上真正的失敗者。只關心切身利益的中共,真心地為中國、為中國人民考慮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