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是一個家喻戶曉的成語。
八仙
八仙是誰?唐杜甫《飲中八仙歌》指李白、賀知章、李適之、漢陽王李璡、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那是酒中八仙。
晉譙秀《蜀記》以容成公、李耳、董仲舒、張道陵、嚴君平、李八百、範長生、爾朱先生為蜀中八仙,道教傳說他們均在蜀中得道成仙。
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八仙即鐵拐李(李鐵拐)、漢鐘離(鐘離權)、張果老、何仙姑、藍採和、呂洞賓、韓湘子、曹國舅。八仙故事多見於唐宋元明的文人記載,但姓名尚不固定。明朱有燉雜劇《八仙慶壽》有徐神翁,無何仙姑。至明吳元泰《八仙出處東遊記傳》(即《東遊記》),去徐神翁而易何仙姑,民間所傳八仙才固定下來。
八仙過海
《東遊記》傳言,鐵拐(李玄)得道,度鐘離權,權度呂洞賓,二人又共度韓湘、曹友,張果、藍和、何仙姑則別成道,是為八仙。一日俱赴蟠桃,歸途各履寶物渡海,有龍子愛藍採和所踏玉版,攝而奪之,遂大戰。八仙火燒東洋,龍王敗績,請天兵來助,後得觀音和解,乃各謝去。八仙過海時,呂洞賓提出不得乘雲而過。於是鐵拐李投杖水中,自立其上,乘風逐浪而渡;韓湘子以花籃投水中而渡;藍採和以拍版投水而渡;呂洞賓以簫管投水中而渡。張果老、曹國舅、漢鐘離、何仙姑等分別以紙驢、玉版、鼓、竹罩投水中而渡。「八仙過海」就是根據這個傳説而來。又叫做「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比喻各自有一套辦法或本領去完成任務。雜劇《爭玉版八仙過海》即寫此事。
下面就神話傳說中的八仙的神通拾掇如次,供讀者參閱。
漢鐘離
漢鐘離,亦稱鐘離權。髯過於腹,雙ㄚ髻,常吃得紅醉臉,喜歡袒胸露乳,手執芭蕉扇到處搧。父親曾討伐匈奴有功,在大同當官。因看兒子懂得事情的輕重,以「稱陀」(古稱權)取名。長大以後,身長八尺,俊目美髯,臉如塗丹。後來當了武將,頭上常梳兩髻,袒胸露肚,手握一把棕扇,神態閑散。由於愛喝酒個性讓他打了幾次戰爭,結果都吃了敗仗。最後才學仙成道。在《全唐詩》裡曾留詩:「坐臥常攜酒一壺,不教雙眼識皇都。乾坤許大無名姓,疏散人中一丈夫。」
據明汪雲鵬《列仙全傳》云:鐘離權,燕臺人,號雲房先生,仕漢為大將,征吐蕃失利,獨騎奔逃山谷。迷路,夜入深林,遇一胡僧,引行數里,見一村莊,曰:「此東華先生成道處。」揖別而去。良久,聞人語云:「此必碧眼胡人饒舌也。」一老人披白鹿裘,扶青藜杖,抗聲前曰:「來者非漢大將軍鐘離權耶?汝何不寄宿山僧之所?」真人聞而大驚,知其為異人也,乃回心向道,哀求度世之方。於是老人授以長真訣,及金丹火候,青龍劍法。真人告辭出門,回顧莊居,不見其處。後遇華陽真人,又遇上仙王玄甫,得長生訣;入崆峒,於紫金四皓峰居之,再得玉匣秘訣,遂仙去。宋人《宣和書譜》說,漢鐘離唐時人,與呂洞賓同時,自稱「天下都散漢鐘離權」,後人則呼之為漢鐘離。
據《東遊記》載,姓鐘離名權,受鐵拐李點化上山學道。下山後又飛劍斬虎,點金濟眾。最後與兄簡同日升天,度呂純陽而去。其傳聞起於五代、北宋。《宣和書譜》載卷十九:「神仙鐘離先生名權,不知何時人。而間出接物,自謂生於漢。呂洞賓于先生執弟子禮。」
呂洞賓
呂洞賓(798-?),名岩,號純陽子,相傳為唐京兆人,或河中府(今山西永濟)人。呂洞賓是一個屢試不第的書生,道士打扮,身背寶劍,手執寶劍,耍得猿啼鶴鳴。六十四歲游長安,被鐘離權以金錢、美女、榮辱、死亡、親情考驗他,而被點化得道。再得火龍真人的遁天劍法,自稱願度盡天下眾生,方始升天。因此,元、明時期,被官方封為「純陽孚佑帝君」。
據《列仙全傳》卷六記載:呂岩,字洞賓,唐蒲州(山西永濟)人。兩舉進士不第,年六十四,游長安酒肆,見雲房先生,求度世術,雲房十試洞賓,皆心無所動。乃攜洞賓至(終南)鶴嶺,傳以上清秘訣。洞賓既得道,始游江、淮,試靈劍,除蛟害,隱顯變化四百餘年,人莫識之。呂洞賓又名呂祖,全真道尊為北五祖之一,元代封為「純陽演政警化孚佑帝君」。
相傳洞賓有詩云:
朝游蓬島暮蒼梧,袖裡青蛇膽氣粗,
三醉岳陽人不識,朗吟飛過洞庭湖。
張果老
張果老,亦稱張果。相傳他久隱中條山,往來汾、晉間,唐武則天時已數百歲。武則天曾派遣使欲召見張果老,但他佯死。後人復見其居恆州山中。唐玄宗時曾被召入宮中,演示種種法術,並授以銀青光祿大夫,賜號通玄先生。
相傳唐玄宗初見張果時,曾問:「先生是得道之人,為何發疏齒落、老態龍鐘?」張果說:「衰朽之歲,也沒有什麼道術可依憑,所以才變成現在的樣子,實在令人羞愧。不過今天如果把這些疏發殘齒拔去,不就可以長出新的嗎?」於是在殿前當眾拔去鬢髮、殘牙。玄宗驚懼,叫人扶張果去內殿休息。一會兒張果回殿,青鬢皓齒,容顏為之一新,眾人欽佩不已。於是,達官貴人爭相拜謁,求教返老還童之秘訣,但是都被張果婉拒了。
據唐李冗《獨異志》卷下記載:玄宗朝有張果老先生者,不知歲數,出於刑州,帝迎於內,禮敬甚,問無不知者。一旦有道士葉靜能,亦多知解。玄宗問果老何人,靜能答曰:「臣即知之,然臣言訖即死,臣不敢言。若陛下免冠跣足敕臣,臣即能活。」帝許之。靜能曰「此混沌初分白蝙蝠精。」言訖,七竅血流,偃仆於地。玄宗遽往,果老徐曰「此小兒多口過,不謫之,敗天地間事耳。」帝哀懇久之,果老以水噀其面。其後果老辭歸邢州所隱之處,俄然不知所往。
清翟顥《通俗編》(《叢書集成初編》本)卷二雲記載:「張果常乘一白驢,日行數萬里,休則迭之如紙,置巾箱中,乘則以水撰之,還成驢矣。」「俗言張果老倒騎驢,各傳記未雲;蓋倒騎驢,乃宋潘閬事。」明余像斗等《四遊記.東遊記》第二十回張果騎驢應召則云:「張果常乘一白驢,每倒騎之。」《古今圖書集成.山川典》卷三七引《平陽府志》:「張果隱中條山,往來汾、晉間,世傳數百歲。嘗騎一白驢,日行數萬里,休則迭之如紙,置巾箱中,乘則以水噀之,復成驢。今五老峰有張果洞,石上驢跡宛然,相傳為異。」
何仙姑
何仙姑是八仙中唯一的一位女仙。其身世有多種說法。浙江、福建、安徽等地皆有本地之何仙姑。然而多傳說她為何氏女,能預知禍福,善輕身飛行。何仙姑經常手持荷花。
清俞樾《茶香室續鈔》卷十八引明陳槤《羅浮志》:「何仙姑,廣州增城縣何泰之女也。唐天後時,住雲母溪。年十四五。一夕,夢神人教食雲母粉,可輕身不死。因餌之,誓不嫁,常往來山頂,其形如飛。每朝去暮回,持山果歸貽其母,後遂辟谷。天後遣使召赴闕,中路失之。中宗景龍中,白日升仙。」又宋魏泰《東軒筆錄》卷十四:「永州有何氏女,幼遇異人,與桃食之,遂不饑無漏。自是能逆知人禍福,鄉人神之,為構樓以居,世謂之何仙姑。」按:世傳何仙姑,紛歧無定。如:《安慶府志》謂何為鹿所產,幼棲何道人家,故以何為姓。傳說何仙姑與呂洞賓起於同時,有人又說她是呂洞賓超度的趙仙姑(姓趙名何,零陵人),是呂洞賓的弟子。
李鐵拐,或稱鐵拐李。他是頭髮亂梳一通的瘸子,鐵拐隨身,雲遊四海,背葫蘆行醫救蒼生的活神仙。《歷代神仙通鑒》載:李鐵拐本是一個相貌堂堂的美男子,與老子學道成仙,因神魂遊華山時,弟子錯誤處理,燒了屍體,還魂時,找不到軀殼,匆忙間附在一個瘸腿的乞丐屍體上,才變成這副模樣,老子安慰說:「道行不在外貌,我有金箍束汝亂髮,鐵拐柱如彼腳,只須功行圓滿,是異相真仙也。」
《辭海》亦採用「借屍」說,雲李玄曾遇太上老君得道。神遊時因肉身被徒弟火化,遊魂無所依歸,乃附一餓死者的屍身而起。蓬首垢面,袒腹跛足,並用水噴倚身的竹杖,變成鐵杖,故稱鐵拐李。元岳伯川《呂洞賓度鐵拐李岳》即寫其事。或由李八百屍解故事附會而成,見《宋史.陳從信傳》。
明彭大翼《山堂肆考》云:「拐仙姓李,有足疾,西王母點化升仙,封東華教主,授以鐵杖一根,」此又為一說。《古今圖書集成.神異典》卷二四零云:「李鐵拐或雲隋時峽人,名洪水,小字拐兒,又名鐵拐。常行丐於市,人皆賤之。後以鐵拐擲空,化為龍,乘龍而去。」此可作後一說之補充。蓋以其自有「足疾」,「小字拐兒」,非因「借屍」而「跛惡」。
清褚人獲《堅瓠秘集》卷二引《仙縱》:鐵拐姓李,質本魁梧,早歲聞道,修真岩穴。時李老君與宛丘先生嘗降山齋,誨以道教。一日,李將赴老君之約於華山,囑其徒曰:「吾魄在此,倘遊魂七日而不返,若方可化吾魄也。」徒以母病迅歸,六日化之。李至七日果歸,失魄無依,乃附以餓殍之屍而起,故其形破惡耳。此為鐵拐李形陋之一說。
藍採和
南唐瀋汾《續仙傳》:「藍採和,不知何許人也。常衣破藍衫,一腳著靴,一腳跣行,夏則衫內加絮,冬則臥於雪中,氣出如蒸。每行歌於城市乞索,持大拍板,長三尺餘。常醉踏歌云:
踏踏歌,藍採和,世界能幾何?
紅顏一春樹,流年一擲梭。
古人混混去不返,今人紛紛來更多。
朝騎鸞鳳上碧落,暮見桑田生白波。
長景明暉在空際,金銀宮闕高嵯峨。
歌詞多率爾而作,皆神仙意,人莫之測。但以錢與之,繩穿拖行,或散失亦不回顧。或見貧人即與之,或與酒家。周遊天下。人有為兒童時見者,及斑白見之,顏狀如故。後踏歌濠梁間,於酒樓上乘醉,有雲鶴笙簫聲,忽然輕舉,於雲中擲下靴、衫、腰帶、拍板,冉冉而去。其靴衫等旋亦失亡。」
又元無名氏雜劇《漢鐘離度脫藍採和》云:其為五代時藝人,名許堅。詩人元好問有「人笑藍衫似採和」詩句。
韓湘子
韓湘子,道教八仙之一。據說他是唐朝韓愈的侄孫子。明汪雲鵬《列仙全傳》卷六云:「韓湘子,字清夫,韓文公(唐散文家韓愈)之猶子(族孫)也。」
韓湘子生性放蕩不拘,不好讀書,只好飲酒,世傳其學道成仙,在二十歲時去洛下探親時,傾慕山川之趣而一去不返,二十多年音訊全無。在唐元和年間,忽然回到長安,衣衫破舊,行為怪異,韓愈讓他入學校和學生們讀書,但韓湘子和學員討論時一言不發,只跟下人賭博。喝醉了,就睡在馬房中睡三天五日,或露宿街頭,韓愈擔心不已,問他「人各有所長,就算小販也有一技之長,你如此胡鬧,將來能做什麼呢?」
韓湘子說:「我也有一門技巧。只是你不知道。」韓愈問:「那你能做什麼?」當時正當初冬季節,令牡丹開花數色,又嘗令聚盆覆土,頃刻開花。
《唐書•宰相世系表》、《酉陽雜俎》、《太平廣記》、《仙傳拾遺》等書都有關於他的介紹。一稱是韓愈侄孫,歷史上韓愈確有一個叫韓湘的侄孫曾官大理丞。韓愈曾有《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一詩:「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陽路八千。欲為聖朝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傳說韓湘子後來跟隨呂洞賓學道,位列仙班。韓湘子成仙的傳說,最早見於唐代段成式的《酉陽雜俎》。書中稱韓愈有一年少遠房子侄,為人輕狂不羈,不喜讀書,韓愈曾責怪他,他卻能在七日之內使牡丹花按其叔的要求改變顏色,並且每朵上邊還有「雪擁藍關馬不前」的詩句,韓愈驚奇萬分。還有說韓湘子是韓愈外甥,其事跡和《酉陽雜俎》所言大同小異,韓湘子其人物原型為韓愈的族侄,五代時即被仙化。
曹國舅
相傳曹國舅,姓曹名友,宋代人。本為國舅,因其弟仗勢作惡,恐受牽累,遂散財濟貧,入山修道。後由漢鐘離、呂洞賓引入仙班。事見《東遊記》。又說他於宋哲宗紹聖四年(1097)蟬蛻於徐州玉虛觀。或說曹國舅應當是宋外戚曹佾(亦作景休)的附會,《宋史》因他為慈聖光獻太后(邢臺寧晉人)之長弟,故稱國舅。
曹國舅乃北宋開國王曹彬之孫、吳王曹玘之子,曹氏祖上自曹彬之父曹芸以上世居在寧晉,曹芸的父親及以上曹氏諸人死後,均葬於其原籍寧晉縣延白村曹氏祖塋,後世遷徙靈壽,遂靈壽成為籍裡,但是曹彬卻讓其第五子曹玘居住寧晉,守護寧晉縣之曹氏祖墳,以示不忘根本之意。曹玘後被仁宗封為吳王,曹玘之女應詔入宮,被宋仁宗冊封為皇后,而後曹皇后之長弟曹佾成為曹國舅。根據此歷史記載,曹國舅為邢臺寧晉人,曹皇后之弟。後世被尊奉為道教八仙之一。
曹國舅是道教八仙中地位最尊貴的人物,儘管地位很高,被封為國舅,而且天資聰明,但是他並不喜歡享受富貴的生活,不喜歡利用特權,而是喜好道教的修行。
曹國舅事跡見於《列仙全傳》、《純陽帝君神化妙通記》、《宋史》、《陔余從考》、《歷代神仙史》、《神仙通鑒》等記載。
《列仙全傳》卷七即載:「曹國舅,宋曹太后之弟也;因其弟每不法殺人後罔逃國憲,舅深以為恥。遂隱跡山岩,精思慕道,得遇鐘離、純陽,遂引入仙班。」而清趙翼《陔余叢考》卷三四云:「按《宋史》慈聖光憲太后弟曹佾,年七十二而卒,未嘗有成仙之事。」
曹國舅證仙果後,亦有仙文集傳留於世,詩曰:
物表英才性樸純,天然氣象妙精神。
眼空四海全無慾,心貫三才絕點塵。
帝賜金符微一笑,師傳玉訣樂長春。
源緣慈父征唐德,積一皇后二仙真。
曹國舅的八仙形象,並非一般的道士打扮,而是仍然穿著他的官服,腰繫玉帶,手持玉板。他常執檀香雲陽板,為人間婚喪喜慶,敲得喜氣洋洋,雲散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