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才11歲,美麗得宛若天使。(網路圖片)
如果世界上真的有天使,那麼天使應該就是這個女孩的模樣。女孩的名字叫黑麗.福特(Hailey Ford),4年前,她與母親逛完雜貨鋪出來,遇到了愛德華,一個流浪漢,他坐在路邊,已經很多天沒吃飽飯了。
黑麗拉著母親的衣角問:「我可以給他買個三明治嗎?」。那時候,黑麗才5歲。愛德華高興得當場落淚,多年的流浪生涯讓他看透了人性的淡薄,而這個小女孩給了他溫暖。在街上,黑麗又遇到了另一個流浪漢,他叫比利.雷(Billy Ray),一個退伍軍人,在戰爭中失去了雙腿。無家可歸的他再次激起了黑麗的愛心。
幫完了一個又一個流浪漢後,母親告訴她:「我們並不是多麼富裕,沒有能力幫助所有人。」這是所有家長面對熱心的孩子,所能說出的最無奈的話:「我們沒有辦法幫助所有的人」。小女孩的眼角掛著淚水,倔強的看著母親,她沒有絕望:「不!我要試試看!」
買不起食物,她就自己去種
於是,她把家裡的院子改造成菜地,為了讓那些無家可歸的人不餓肚子,她開始學習種菜。這個善良的小女孩開始挖地,播種,除草,建柵欄。沒有種植經驗的她,晚上一個人抱著厚厚的書學習。幾個月後,她收穫了第一份食物:半袋的胡蘿蔔,大豆和土豆。
她把食物送給了流浪漢比利。那時候,她只有6歲,想給更多的流浪漢提供食物,這樣的產量顯然不夠。她的鄰居開始幫助黑麗。小黑麗不斷學習種菜的知識,她立志要餵飽更多的流浪漢!
她做到了。她將每一份收穫的食物洗乾淨,用袋子裝好,發放給街上的流浪漢。(網路圖片)
一種就是4年,當地的流浪漢很多都和黑麗成為了朋友,甚至他們的狗看到她都會很開心。她把食物分配好,走到當地的貧民區,一個大人都會盡量避開的地方。而那裡的所有人都會歡迎黑麗,熱情的和這個小女孩聊天,並表達感謝。
她開始嘗試著去蓋房子
然而,餵飽了鎮上的流浪漢後,她卻看到了還有許多人在露宿街頭。她對母親說,「他們不應該睡在路邊,每個人都應該有個家」。母親告訴她,「即使我們可以餵飽一些人,但不可能給他們房子住」。她和所有充滿美好願望的小孩一樣:「但我想試試」。於是,她開始嘗試著去蓋房子,她拿起刀子,扛起電鑽,她要為流浪者建一個遮風避雨的小屋。
她的家人幫她在小區裡回收牛仔布和木頭做建築材料,小屋的保暖措施也非常的到位,別的小孩剛開始搭積木。她已經趴在自己建造的房子裡測量尺寸,並帶著口罩認真的粉刷牆壁。一件精緻的小房子在小黑麗的努力下,真的就這麼蓋成了。23個人來幫助她把房子搬到拖車上,而這些人彼此互不相識,他們幫助黑麗將房子送到了需要它的地方。
黑麗決定,她要蓋更多的小屋,讓街上所有的流浪者們有一個睡覺的地方。Lowe's公司告訴黑麗,他們會為她繼續提供建築材料。她開心的對母親說,我幫助不了所有的人,但「愛」可以。
「我幫助不了所有的人,但‘愛’可以」
故事並沒有結束。「流浪者們需要更多人的幫助!」這個9歲小女孩的善舉,影響了更多的人。一位叫凱蒂的女士,為那些女流浪者捐贈了女性用品,她將物質交給了黑麗,並且告訴她「不夠再來拿」。一家慈善機構知道黑麗的故事後給她捐了3,000美元。她將這些錢用來購買一些生活用品,在一個聖誕節送給了流浪漢的孩子,「我看到了他們每個人都特別高興,他們告訴我說我就是他們的聖誕老人。」網友麗塔和瑞送了黑麗一張禮品卡,她用來購買了一些書,送給了流浪者們。當地的勞氏建材商知道後小黑麗的行動後,只收取她50%的建材費用。
他們告訴黑麗:你是最甜蜜的小姑娘!我希望我們有一天能見到你,你鼓舞了我們和許多網友,我們總是在猜測你做什麼。相信無論把什麼東西交給你都會是一件偉大的事!如果有什麼我們可以幫忙的,請隨時告訴我們。
不斷有人捐贈物資給她。「和一些機構比起來,她的力量要大得多了!」「天吶,這是一個9歲的小女孩能做的事麼!」。她將平時的零花錢省下來,以及利用起外界的捐款,把所有的放學時間都用來去照顧那些流浪漢,這些衣服溫暖了51個小孩,國外的媒體也開始報導她的故事。
有人開始捐錢,有人開始捐種子,更多的人開始關注到了身邊的流浪者,他們和這些無家可歸的人聊天,儘可能的幫助他們。為了蓋更多的房子,黑麗在Go Fund Me發起了眾籌,Go Fund Me也為她捐了1,000美金。
當問到黑麗長大後想做什麼,這個9歲的小女孩會說,她想成為流浪漢小屋(Homeless Shelter)的管理員。
她想成為流浪漢小屋(Homeless Shelter)的管理員。
她把所有的放學時間都用去照顧那些流浪漢。(以上為網路圖片)
責任編輯:蘇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