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6年01月27日訊】中國面臨七大行業產能全面過剩的難題。七大行業分別為:煤炭、鋼鐵、化工、建材、有色、紡織與汽車。
據《第一財經日報》25日報導,原中國商務部副部長魏建國表示,中央提出去產能已經有一段時間,但目前從全國範圍看,進展並不順利。究其原因,主要是大家對去產能存在三種錯誤認識:一是對中國經濟抱有V型反彈的幻想,二是捨不得去產能,三是害怕去產能。
主要分為以下三種情況:
第一種是對中國經濟V型反彈還抱有幻想,這部分人錯誤認為中國產能過剩只是經濟發展的週期性問題,由於經濟週期暫時陷入低潮,只要熬過一段時間,需求還會自動恢復。應該看到當前經濟形勢下,國內經濟不可能通過短期刺激實現V型反彈,可能會經歷一個L型增長階段。可見,解決中長期經濟問題的根本之道在於結構性改革,而結構性改革的首要任務就是去產能。
第二種是捨不得去產能,捨不得去的背後實際上是利益問題。這部分人雖贊同產能過剩是結構性而非週期性問題,也知道當前中國經濟結構調整是大勢所趨。但由於各種利益而捨不得。但無論如何,去產能都會毫不留情地推進,「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
第三種是害怕去產能,這些人面對去產能茫然無措,對當前形勢判斷不清。他們認為去產能危險性較大,會帶來一系列就業與財政問題,往往牽一髮而動全身。由於害怕因去產能而引發各種社會問題,甚至會有人「鬧事」。害怕的背後實質上是怕擔責。這部分人在地方政府官員和學者中都大有人在。應當看到,去產能是中國經濟繞不過去的坎,必須做的手術。
一些「殭屍企業」利用金融資源所產生的收益還不足以覆蓋資金成本,不僅導致自身效率低下,同時也會拖累整個行業,使中國整體去產能過程進展更加緩慢。所以清理掉這些過剩的產能,就需要金融機構主動收緊對「殭屍企業」的金融支持。
就政府而言,也應主動將優惠政策留給需要的企業。產能過剩行業不斷消耗的是納稅人的錢、消耗國家資源、消耗政府的優惠財政。對于歸入「淘汰一批」的企業遲斷不如早斷,早斷不如當機立斷。產能過剩行業拖下去,政府的資源最終也將被拖垮,對於需要優惠政策的企業也是一種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