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恩(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6年01月24日訊】(看中國記者夏言綜合報導)自從不久前金正恩在靠近中國邊界的地方搞了一次「氫彈」試爆後,中朝關係一度陷入僵持狀態。近日,金正恩當局再次擺出死硬姿態,稱外部援助有沒有都無所謂。
今年1月6日,金正恩不顧國際社會的強烈反對進行第四次核試驗,引發國際社會強烈譴責,同時也促使北京當局下決心對金正恩政權採取更切實際的制裁行動,並開始公開與韓、美協商相關制裁措施。
1月22日,朝鮮《勞動新聞》發表評論文章表示,「外部的援助」有沒有都無所謂,自己的東西才是最好的自強力是首位的,文章還斷言,所有對」外部」的幻想和依賴,對國家和民族都是有害的。
對此,韓聯社表示,雖然朝鮮《勞動新聞》沒有指出」外部」是誰,但是朝鮮對中國的貿易依賴程度達到90%以上,所以朝鮮當局的上述言論,無疑是間接刺激中國。
中共對朝鮮實施了哪些經濟援助
翻查網路報導可以看到,中共對朝鮮的經濟援助早在「新中國」尚未建立前即已開始。1949年,朝鮮國內糧食供應緊張,中國東北解放區便主動調集大米和玉米予以支援。
1960年,蘇聯單方面大幅削減了對朝經濟援助,中(共)國承擔了更大的援朝任務。中國工農業產品以遠低於國際市場價的價格換回朝鮮海產品和礦產品,中(共)國甚至還為朝鮮教育宣傳部門代印書刊讀本。
到上世紀70年代,朝鮮經濟已相當繁榮,中國發展反而相對滯後。儘管如此,中(共)國還是繼續維持對朝援助。
朝鮮經濟嚴重依賴於中國,朝鮮高層訪問中國大陸通常被認為與索取援助有關。1993年,由於農作物減產30%,朝鮮特使訪問中國,請求無償援助糧食。2010年8月,金正日在訪問中國大陸期間提出100萬噸食品援助;2011年3月,朝鮮當局向其海外公館分配糧食援助的配額,其中駐瀋陽領事的配額為5000噸。在獲得東北三省各1000噸援助之後,朝鮮仍然要求當地朝鮮族商人提供援助。
世界糧食計畫署曾發布報告稱,從1996年至2009年間,中共對朝鮮糧食援助總計約為345萬噸左右。佔到世界援助總額的26.9%,是所有國家中最高的,略超過韓國的26.5%。2005年,中共援朝糧食規模達到高峰,支援量達到53.1萬噸,佔當年國際對朝糧援的92%。
在石油供給方面,中共從1991年起就取代蘇聯,成為對朝原油供應的唯一支柱。中共每年要對朝輸送石油50萬噸左右,佔朝鮮進口石油總量的80%。即便是受朝核危機衝擊最嚴重的2003年,中共援朝石油量仍達47萬餘噸,價值7646萬美元。朝鮮從中國進口石油,不僅價格大大低於國際市場價,而且通常都是延期一到兩年再付款。
中國的糧食援助和石油供給可以說已經成了朝鮮的生命補給線。除糧食和石油以外,中共對朝援助從日用消費品到工業原料,無所不包。朝鮮每年物資缺口的一半左右都是中國解決的。
中共與朝鮮政權的關係明顯趨於冷淡
近年來,中共與朝鮮政權的關係明顯趨於冷淡,尤其是朝鮮原「二號人物」張成澤被金正恩處決以後。此外,去年12月9日朝鮮國家功勛合唱團、牡丹峰樂團北京罷演事件和不久後的朝鮮第四次的核試驗,雙方關係一度陷入僵局。
據悉,朝鮮第四次的核試驗導致朝鮮豊溪裡(Punggye-ri)核試場發生地震,與之相隔不遠的中國東北地區亦受波及。據中國地震臺網測定,在朝鮮附近(北緯41.30度,東經129.09度)發生4.5級左右地震,「震源深度0千米」。鄰近試射地點的吉林省延吉市、琿春市、長白縣等地,都有明顯的震感。
但是,這次核試驗給中國東北地區帶來的影響還不止如此。據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的朝核問題研究員楊希雨就相關問題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一般國家進行的都是地下核試驗,並且為減少生態威脅,都通過豎井措施,進行核試驗,但這種豎井費錢費時。朝鮮可能為了省錢省時,搞的是水平坑道。因此,如果朝鮮用橫井,即使是「地下核試驗」,也很危險。
楊希雨認為:「生態環境、生態安全是有潛在威脅的,而且這種威脅將越來越大。」
據朝中社1月10日報導,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訪問人民武力部祝賀朝鮮第一次氫彈試驗取得成功。金正恩指出,氫彈試驗,是為了在核戰爭的風險中守護國家自主權和民族生存權並徹底保障半島和平與區域安全的自衛性措施。這是主權國家的合法權利,是堂堂正正的行為。
有分析認為,朝鮮宣布氫彈試驗的挑釁行為,引發國際社會強烈譴責。金正恩的「這是自衛措施,堂堂正正」,等於是火上澆油。
據BBC報導,1月15日,中韓官員在韓國首都首爾舉行會晤,朝鮮氫彈試驗是會談的重點。會談之後,韓國代表團團長尹淳九表示,中方會支持制裁朝鮮的聯合國決議案。報導援引分析人士說,中方是朝鮮的盟友和主要經濟來源,對朝鮮實施制裁或給該國經濟帶來嚴重後果。
1月7日,美國《紐約時報》分析,金正恩當局的這次核試驗,讓中共領導人「處於一種困難境地」。報導引述華盛頓的國際戰略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高級顧問邦妮.S.格拉澤(Bonnie S. Glaser)認為,朝鮮製造的煩惱增加了習近平所面臨的一系列挑戰,這些挑戰包括經濟增長放緩,以及南中國海不斷上升的緊張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