瞅瞅古代的西安人都在吃什麼?(圖)

發表:2016-01-15 01:3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水晶餅

起源:北宋

宋代丞相寇准為官清廉,辦事公正,深得民心。有一年,寇准從京都汴梁回到老家渭南鄉下探親,正逢五十大壽,鄉親們送來壽桃、壽麵、壽匾表示祝賀,寇准擺壽宴相待。

酒過三巡,忽然手下人捧來一個精緻的桐木盒子,寇准打開一看,裡面裝著五十個晶瑩透亮如同水晶石一般的點心。

點心上面放著一張紅紙,整整齊齊地寫著一首詩:「公有水晶目,又有水晶心,能辨忠與姦,清白不染塵。」落款是渭北老叟。

後來,寇准的家廚亦開始學習,做出了這種點心,寇准據其特點給它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做「水晶餅」。

石子饃

起源:石器時代

蒲城縣石子饃的歷史非常悠久,石子饃具有明顯的石器時代「石烹」遺風。

據傳:「神農時食谷,加米於燒石上而食之」(《古史考》)。到了周代,「燔黍,以黍米加於燒石之上,燔之使熟也」。這就說明,石子饃是由遠古的「燔黍」演變而來的,並且經過了一個長久流傳,不斷改進的過程。石子饃是用燒熱的石子作為炊具,烙燙而製成的饃。

唐代叫做「石鏊餅」,並曾以此餅向皇帝進貢。到了清代,石子饃傳入江南,袁枚嘗罷,大加讚賞,稱之為「天然餅」。

鍋盔

起源:唐代

乾州鍋盔是陝西省獨特的漢族傳統小吃之一,其外觀呈圓形,饃邊壓成帶輻射狀的一高一低的波紋,火色均勻,看上去宛如一個大菊花圖案。其顯著特點是:邊薄心厚,表面鼓起,饃瓤干酥,色形美觀。用手掰開,層層分明;用刀切開,狀如板油。聞著香,吃起酥,回味無窮,耐飢,耐貯,攜帶方便。

相傳,當年修筑唐高宗與武則天的合葬墓「乾陵」時,動員了眾多的工匠、民夫、士兵,吃飯問題供應不上,有的士兵就用麵粉製成餅坯,放在頭盔裡在火上烤熟而食,這種餅不但味道香酥,而且還便於貯存,被當地民間運用。因為餅是以頭盔代鍋而制,故名鍋盔。

攪團

起源:三國時期

攪團為西北一種特色吃食,定義為「用雜麵攪成的漿糊」。攪團的吃法有兩種,一種是水圍城,一種是漂魚兒。主要包括玉米攪團和洋芋攪團。

攪團的發明有個傳說,據說是諸葛亮當年在西祁(今陝西岐山縣)屯兵的時候,因為久攻中原不下,又不想撤退;士兵清閑無事,就在那裡大力發展農業,以供軍糧充足。由於士兵們老吃地方的麵食,已經感到很厭倦了。諸葛亮為了調節軍隊士兵厭倦食物與想家的情緒,就發明瞭這道飯食。不過那時的名字不叫攪團,而是叫「水圍城」。

水圍城的吃法很簡單:先在大粗瓷碗裡盛上半碗「水水兒」,然後舀上一攪團,再澆些用開水「潑」的辣椒,大家就可以好好地享用美食啦。



責任編輯:雲淡風輕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