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餐盤掉下來,你又無能為力挽救,那你該怎麼辦?
如果你因為失去太陽而流淚,那麼你也將失去群星。——泰戈爾
先來回答一道著名的餐館的面試題目:
如果你的餐盤掉下來,你又無能為力挽救,那你該怎麼辦?
最佳答案就是:
用盡全力,把餐盤拋向離你最近的沒有人的方向。
這道題告訴我們一個道理:
如果你已經失去,那就讓自己的損失少一點。
如果這道題變成另一個方式問,你會怎麼回答呢?
如果一份工作、專業或者愛情,已經確定不是你想要的,你該怎麼辦?
最佳答案就是:
用盡全力,用最快的方式放棄。
顯然和我們的經驗不符,我們身邊滿是不願意放棄的人。
我們不願意放棄明知道不適合的工作,因為「我們畢竟做了這麼久」;
我們不願意放棄專業,因為害怕「四年白讀了」;
我們也不願意放棄一份完全絕望的愛情,因為「我們在一起太久了」。
我們為什麼這樣熱衷於根據過去的投入,而不是未來價值來做決定?
經濟學有一個專門的術語來解釋這種現象,叫做沉沒成本效應(Sunk Cost Effects)。
想像你今天晚上經過電影院,你決定進去花50元隨便看一場電影。
剛坐下來15分鐘,你就發現這部電影無聊透頂,周圍的人不是打呼嚕就是在二人世界,你確定繼續看下去對你毫無價值。
現在請你做一個決定:你是會繼續看完,還是會馬上離開?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說,如果你已經確定電影毫無價值,最明智的選擇就是馬上離開。
因為當你進入電影院的瞬間,50元已經損失了(沉沒成本)。
至於你坐下來15分鐘以後,如果你選擇離開,還可以節省一個半小時;
如果你繼續坐下來,你會繼續浪費接下來的一個半小時,這個叫做追加成本。
沉沒成本其實就是已經損失的成本,為了這個損失而追加成本,最後只會頭破血流。
已經投入並且損失的價值,會造成我們對未來投入的判斷。
這就是沉沒成本模式。
由於害怕損失,所以繼續投入,到最後面損失更大。
這是我們常常犯的錯誤,沉沒成本模式。
見過身旁許多男女朋友,熱情消耗殆盡,卻還堅持在一起,
最常見的理由就是:
「雖然已經確定不喜歡他了,
但是一想到這麼多年的戀情,
還是覺得捨不得白白浪費。」
既然已經確定不喜歡,那這段感情對於未來的生活的價值等於零!
但由於「捨不得」,於是大家決定在一起,浪費更多的青春,繼續噁心自己。
其實此時分開的未來價值,遠遠高於留在一起的價值。
越是自尊心強,或者越是由於「自卑而自大」的人,他們的沉沒成本模式越嚴重,
因為他們總希望證明自己是對的,沒有走彎路。
害怕失去的人,損失最大、最痛的人最容易死。
買衣服只因為逛了很久的街。
結婚只因為談了太久的戀愛。
學鋼琴只是因為買了鋼琴。
繼續工作只是因為干了很久。
如果你的餐盤掉下來,你又無能為力挽救,那你該怎麼辦?(以上皆為網路圖片)
你有沒有這樣的購物經驗?
當你走過商場,看到裡面「直降300元!最後一天!」的牌子,
你的內心是不是有一個聲音在小聲說:
注意今天不買,損失300元!
結果你一激動花了1000元買下這件衣服,卻發現自己損失更多……
你其實不太喜歡這件衣服,你穿兩次就不穿了,而你衣櫃裡面因為害怕吃虧而買回來的衣服,已經遠遠超過因為喜歡買回來的衣服。
由於害怕損失300元,結果你損失了1000元。
大學的時候,我曾經很喜歡玩星際爭霸。
聽過一個故事,有一個兄弟非常入迷,戰術和微操都很好,但是總在關鍵的時刻輸掉。
後來遇到高人指點,高人看了一盤說你太害怕損失了,少一個兵就往回退,別人就趁機追擊,你也沒有時間造新的兵。
你總糾葛少死的幾個小兵,所以打不好。
此人終成高手。
故事的結論是:
害怕損失也許會讓你當下少輸幾個,但是很容易全盤皆輸。
人生缺少規劃,花錢也浪費青春
遇到過一個學生,她說自己很早就接觸了職業規劃,也看了很多很多相關的書,關注新精英也很久了,但是就是沒有行動,一直到現在實在是遇到瓶頸才來。
我問她為什麼?
她說一直害怕太浪費時間,另外也覺得有點貴。
我與她都是好怕損失時間和金錢的人。
但是由於缺少規劃,她已經花了2萬多讀了與未來毫無關係的培訓書,而且浪費了3年時間了。
這算不算是更大的損失?
還有人花了家裡100多萬出去讀書,回來卻還是一頭霧水,
這又算不算是更大的損失?
你有沒有這樣的生活體驗?
為了隱瞞一件小事情,而撒了一個小謊。
然後為了不讓自己的小謊言被揭穿,於是繼續撒了一個更大的謊來彌補,最後你終於無法收拾,一敗塗地。
所以千萬不要為了一個謊言,而再說一個謊言。
哀嘆是不是一種沉沒成本?
無比懷念上一個戀人是不是沉沒成本?
面子是不是一種沉沒成本?
抱怨過去是不是一種沉沒成本?
現在的工業社會深諳這種損失的小心理,所以他們發明出來超市這樣的購買方式。
原本你需要從貨架上面拿下來,然後付錢,這個時候你會感覺到損失。
但是今天在超市裡,你只需要從貨架拿下來,然後丟到車裡,在結帳臺,你拿出一張信用卡刷一下你幾乎感覺不到什麼損失。
一直到月底的時候,你才發現,超支了!
銀行還繼續不懷好意地說,不要緊,你可以以後再還……
貸款危機就產生於害怕損失的心理。
損失從來不會讓你安全,只會讓害怕損失的你更加損失。
西方傳說中的吸血鬼,貌美英俊,在吸血的同時,會向你的血液注入讓你感到快樂的毒素。
你甚至會在被吸血的時候有一種快樂安詳感,這讓你無力反抗,最後慢慢被抽乾為一副軀殼。
沉沒成本模式就是你頭腦中的吸血鬼,為了不要面對小小的損失,你會面臨更大的損害。
簡單來說:怕痛容易死。
我們都知道:
Don’t cry over spilled milk,別為了打翻的牛奶哭泣。
但為什麼還有那麼多為了打翻的牛奶哭泣的人?
人對損失的感受比獲得的感受強烈4倍。
嘗試在內心裏體會一下,如果我借你100塊,還你102元的快樂;
和我借你100塊,只還你98塊的噁心感。
在同樣的刺激下,人們總對失去有過高的判斷。
我們總是害怕損失,而忘記我們可以獲得更多。
如果勇於承受這些損失,我們便有機會把我們的生命投向無限資源的未來,找到更好的途徑來彌補這些損失。
印度詩人泰戈爾(Tagore)在他的詩中寫到:
If you shed tears when you miss the Sun,
you also miss the stars.
如果你為失去太陽而哭泣,你也將失去群星。
有效的做法,就是在失去太陽的時候,主動地去擁抱星星,這才是真正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