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預防孩子成為「啃老族」(圖)


當孩子成年後,是繼續為他們包吃包住,保護在羽翼下,還是讓他們離開家,自謀生路?這是做父母的面臨的課題。自立還是啃老,也是年輕人不能不做出的選擇。

什麼叫啃老族?

「啃老族」在中文中是個新名詞,它其實是個舶來品。它的前身是法國的「袋鼠族」,最早出現在1998年法國的《快報》上;而「NEET」一詞源自英國, 原本的完整形式是Not in Education,Employment,or Training,專指那些在義務教育結束之後,不升學、不工作、不參加職業培訓的年輕人。

還在上高中的Richard在路上遇見了讓他感觸的一幕:樹上的母烏鴉在將小烏鴉踢出窩。他覺得小烏鴉很可憐。回來跟媽媽提起這一幕,媽媽說:「你19歲以後也得離開家,媽媽也要把你踢出去。」Richard聽了覺得很悲哀。好在他後來考上了大學,媽媽將踢他離家的時間推遲到大學畢業。

一般人都認為西人的孩子更獨立,他們一成年就離家自謀生路,但新一代的情況也在發生改變。華人往往對孩子看得更重,把獨生子女當成小皇帝來養。在孩子遲遲不離家「老養小」的家庭裡,自古以來華人「養兒防老」的觀念遇到了挑戰。

孩子成年了也不獨立,往往都有充分的理由:沒找到工作,沒錢養自己;工作收入低,租房太貴,父母有空房子;要繼續讀書。父母方面的原因也有,希望孩子永遠陪伴自己,心疼孩子怕孩子吃苦等。

華人父母為了讓子女獨立,可謂煞費苦心。一位家境優越的太太,為了讓孩子們出去打工,自己以身作則,在速食店打了份很辛苦的工。孩子們在媽媽的帶領下,終於走出了自立的第一步;另一位兩個孩子的母親,看到一兒一女畢業後不找工作,天天在家打電子遊戲,就乾脆把房子賣了,自己回流。臨走前,她給兩個孩子租 了個房子,付了一年租金,就將他們「放生」了。等到一年後,她回來看姐弟倆,發現孩子們長大了,會自己養活自己,也會煮飯了。

與啃老族相反的是,有些孩子相當獨立、懂事。在溫哥華,孩子生活在華人家庭,並受西方教育。有些既保留了家人傳統的孝敬父母,也學到了西方人的獨立自主,從小自己掙零用錢,大學學費都不用父母操心。

孩子無心向學 踢出門歷練

移民20多年的Hanna在教育孩子方面還真費了不少心思。Hanna先移民,找到工作安定下來後,才將雙胞胎的兒子接來加拿大。因為是單親家庭,Hanna對孩子有負疚感,怕孩子受委屈,就盡量保證他們的花銷,在兩個兒子剛滿16歲時,就為他們買了車。

兒子不想上大學

兩個兒子真不省心。在上高中時,他們不完成作業,還逃課。上學時間,他們就一起去學校,然後不去教室,在學校找地方玩。校長找到Hanna,告訴她兒子在逃學,她才知道實情。當時校長給雙胞胎兄弟兩個選擇,一是離開學校,二是將沒做的作業補齊,繼續學業。兩個兒子商量後,決定把書讀完。

好容易孩子們高中畢業了,Hanna鬆了一口氣,準備讓他們順理成章地上大學。誰知道有一天,兩個兒子一起來找她談談。他們說:「我們已經讀了10年書,想要休息一下(Have a break),不想上大學了。」Hanna一聽就很生氣。

Hanna出身於高知家庭,祖上也是書香門第。她外公被清朝政府公派留學日本,回國後做鐵路工程師。在她的概念裡,不上大學是行不通的。而且,她父親去世時,就給她留一句話:「不管生活多苦,也要供孩子們讀完大學。」她剛來加拿大時,打三份工,後來上學讀書,做了護士,生活才慢慢好起來。

她為孩子們準備了上大學的費用,誰知孩子們竟不想上大學。

讓孩子出去租房

Hanna的第二任丈夫是西人,他的孩子們都很獨立。他自己18歲後就自己離開家,半工半讀,不靠父母。在年輕時剛從歐洲移民加拿大時,他父親曾寄匯票幫助他,但他不兌現匯票,堅持自己找生存的出路。西人丈夫建議說,讓孩子們在家住兩年過渡一下,然後出去住,自謀生路。Hanna跟孩子們商量,他們同意了。

之後的兩年,兒子們出去隨便打個工做零用錢,吃住在家裡,整天在家打電子遊戲,其樂陶陶。輕鬆的日子過得很 快,西人老公提醒Hanna,約定的時間到了。Hanna開始有點捨不得,外面房租那麼貴,家裡的房間空著。而且,她還擔心孩子們不會煮飯。西人老公說:「你是在用你的愛害他們!你把他們放在自己的翅膀底下,阻止他們成為真正的男人。他們連對自己的責任都不能承擔,怎麼承擔社會責任。」

Hanna狠下心,讓兒子們出去租房住。她幫孩子交了租房子的押金和第一個月的房租,就離開了。第一個月,她擔心孩子們不會煮飯,就經常送些食物到他們的冰箱裡,第二個月就不給了。兒子們在餐館打工賺的錢不多,又要交房租又要吃飯,日子過得很辛苦。幾個月以後,他們想通了,告訴媽媽,他們打算上大學。

學生貸款各負擔一半

不光是因為獨立養活自己太辛苦,也因為他們在打工的過程中,發現不上大學,做的工作辛苦,而且賺錢不多。他們自己發現,上大學更有出路。想上大學後,他們與媽媽和解了,搬回家裡。他們與媽媽商量好,交學費用政府貸款,畢業後,媽媽幫他們還一半,他們自己還一半。「我本來願意把學費全幫他們出了的,但擔心他們不珍惜,所以讓他們自己出一半。」

談到讓孩子們獨立的話題,Hanna的經驗是,這個世界是優勝劣汰的,不能慣壞孩子。自然界的母鳥都知道,在小鳥羽毛豐厚以後,應該讓他們離開家。小鳥不願意離家,母鳥就踢他們出窩。強健的小鳥,就飛走了;弱小的,可能就掉到樹下摔死了。這是大自然的規律。

孩子們從中國來到加拿大,可能會在兩種文化的夾縫中迷失自己。一方面,他們會強調個人價值、自由,另一方面又期望父母供養他們。兩個兒子曾經很反叛。他們晚上出去玩,Hanna為他們規定了回家的時間,他們對Hanna說:「不要想控制我們的生活!」Hanna說:「你生活在誰的屋檐下?要我養活就得聽我的,否則獨立去!」

談判桌上 民主解決

家裡的廚房裡有一個玻璃圓桌,這是她和兒子的談判桌。他們有什麼問題達不成共識,就坐下來談判,談好了,簽字。「我不打孩子,在家講民主,講道理。孩子要我說話算數,我也要他們說話算數。」Hanna說。

當Hanna讓兒子們出去住時,兒子們受不了,說:「有你這麼當媽的嗎?」Hanna狠下心說:「你們看哪個媽媽好,就去給她當兒子,我現成的兒子送給她。」「對孩子,要幫他,不能包他。」Hanna說,如果孩子等、靠、要成習慣了,父母可能會品嚐教育不當的苦果。

她聽說過兩個例子。兩對夫婦各有一個兒子,一個是律師,一個醫生。律師的父母將自己一生積蓄都花在兒子的學費上,沒有讓兒子還,兒子也認為理所當然。父親退休後,幫兒子打掃辦公室,賺取微薄的錢補貼生活;醫生的父母在兒子讀書時借給他錢,說好了讓他還,兒子畢業賺了錢,還給他們了,這筆錢對他們晚年生活得更寬鬆有幫助。

孩子是生活的過客

現在,Hanna的兒子們都畢業了,都做了專業工作,一個孩子還做了律師。Hanna退休了,孩子們會不會「反哺」她?她說:「我自己有退休金,不用他們幫。如果我真的需要幫忙,他們還是會管我的。」

兒子們小時候,曾對她說:「長大後掙錢都給你。」幾個月後,後悔了,說:「我掙錢給你一半可以嗎?」現在他們都工作了,沒有給Hanna錢,她也不以為意。孩子們在她生日或過節的時候,送她一些禮物,她就很滿意了。「孩子是生活的過客,在他們小時候,父母有責任養他們,長大以後,就讓他們過自己的生活了。」Hanna說。

預防孩子成為「啃老族」

社會學家認為,子女從小受到父母的百般呵護,從來沒有受過任何委屈,適應社會的能力就會較差。大多數父母在撫養孩子的過程中,更關心孩子生理性健康,比如衣服是不是保暖,膳食是不是營養可口,而忽略了孩子人格是否成熟等精神健康因素,不注重孩子也正是這種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造就了子女「在父母面前永遠是孩子」的性格依附心理,使得子女即使長大成人,在精神上仍然無法「斷奶」,經濟上難以獨立。

有經驗的家長們建議,從孩子第一次用哭鬧的行為做要挾的時候就不能遷就他,否則他會變本加厲。對孩子的要求應該一分為二,合理的採納,不合理的修改甚至拒絕;孩子應該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讓他從小培養處理問題的能力,不能事事依賴父母;適當讓孩子受點委屈沒什麼不好。孩子總有錯了的時候,放棄責怪孩子是放棄教育的機會;磨難教育是一種值得認同的理念,適當參加這樣的活動對孩子有好處;孩子遇到的困難,家長不妨讓他自己解決,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他的自信和獨立性。

「我不算啃老 只算半啃」

在十多年前王太太剛移民溫哥華,兒子還上小學時,王太太得知一位香港移民讓在家住的兒子交房租。

當時王太太很驚訝,那位香港人告訴她:「我並不是要孩子的錢,而是擔心他不會存錢。他本來在家白吃白住,自己掙的錢吃光花光。我想讓他有點壓力,也想幫他存一些錢,在他結婚買房時一次性給他。」

當時王太太聽了覺得有道理,考慮以後對自己的兒子也這麼辦。等到兒子大學畢業後找到工作,王太太開始時還不好意思跟兒子收房租,想讓他自己存點錢。兒子在家白吃白住,大手大腳花錢。

「光照相機就買了三部,健身器、衣服都買高級的。」王太太說:「我兒子還花不下20元去理髮。他爸爸養家,理髮還從來沒超過10元呢。」於是,王太太開始跟兒子收房租,兒子不能接受。王太太的朋友聽說了,也覺得她刻薄兒子、財迷。兒子在家住要交房租,而且媽媽老管他,說他房間亂,就索性出去租房住了。王太太也就由他獨立去了。

後來,王太太要買新房子,同時把舊房賣了。但當時行情不好,新房子買了,舊房子沒賣出去,想出租,管理處不讓,說是有家人住的同時有租客才可以。王太太想,房子空著,還不如讓兒子回來住,等以後行情好了再賣房。兒子不喜歡搬家,跟媽媽講條件,說:「你說好房子不賣了我才搬回去。」

王太太后來決定不賣房了,將兒子的名字加到舊房子的房產證上,由兒子和房客一起供樓。她把月供款總額告訴兒子說:「每月就這麼多錢要你包了,你自己找房客,租客交多了你就交少,否則你就多付。」兒子於是自己上網登廣告找租客,他住自己過去在家住的小房間,把大的套房租出去,這樣租金才高,比他自己要付給媽媽的多。電費和管理費王太太就替他交了。有時,王太太還給兒子去送吃的。有時,王太太開玩笑說兒子啃老,兒子就說:「我不算啃老,只算半啃。」

女兒多善解人意 較少啃老一族

Jean的女兒Tina從小就懂事,不靠父母,還能幫父母的忙。Tina還在國內上學時,家裡已有奔馳車,但她從來不讓父母送上學。有一次,摔傷了腿,父母開車送她上學,離學校好遠,她就要父母停車,要自己走到學校,不希望同學看到她坐豪華車上學。

來加拿大後,她適應新環境也不用媽媽操心。弟弟剛來時有點胖,她就每天帶弟弟去跑步。現在弟弟不但不胖了,而且長得又高又帥。上UBC讀大學,費用也是自己解決,不要父母的錢。記者問她,學費是怎麼解決的?她說:「一半是學生貸款,一半是打工掙的。」畢業後,她用了一年時間才找到穩定的工作,這期間,曾申請將學生貸款延期了兩次。父親問她,要不要家裡幫忙?她不要。

她覺得每個人都應該獨立。找到工作後,她每月還貸款,一有餘錢再多還本金。她工作很努力,但不想一輩子打工,希望以後能夠自己開公司。她說,不論是開公司還是以後結婚,她都不想讓父母提供經濟上的幫助。她認為自己長大了,該是輪到父母好好休息,享受生活的時候了。

上大學租房轉租差點被騙

一說起女兒Annie,張女士的臉上就笑開了花。她女兒在麥吉爾大學讀書,第一年自己住宿舍,在學校吃;第二年就搬出校外與同學分租房子,自己煮飯。

離家上大學的第一年,要在學校租房子住,需要從四五月份就開始租,否則有可能租不到。但9月份才開學,白租幾個月純屬浪費錢。Annie於是在網上找租客,希望將房子租出去幾個月。張女士說,因為沒經驗,Annie還差點被人騙了。有人說自己在歐洲,額度比租金大的支票將從美國寄來加拿大,想讓Annie將差價先打到他的帳號上。好在Annie後來在媽媽和朋友的提醒下識破了騙局。

今年是Annie上大學的第二年,要放暑假了,她又想辦法把與同學分租的房子租出去了,避免了幾千元租金白交的損失。她放暑假回到家,就抱歉地跟張女士說:「媽媽,我丟了400元錢。」原來,為了快將房子租出去,她放租時比自己租房的價錢每月優惠了100元,4個月暑假就少了400元。

張女士當然沒有怪女兒,女兒能想辦法為父母省錢,她已經相當開心了。

大學畢業後女兒主動租房住

大學一畢業,Linda的女兒就離開家,自己出去租房住了。Linda很捨不得,就這一個孩子,希望她在家住。女兒說:「我大了,不能一直跟著你,這樣對我不好。」女兒從中學開始,就不跟他們要錢了,中學、大學期間,都做家教,還打了幾份其他工作。上大學,自己申請的學生貸款,自己還的。

他們一起回中國,Linda順理成章地幫女兒買了機票,沒想到女兒寫了一張1000多元的支票給她,要自己付機票錢。「女兒那時還是學生,中國人哪有讓孩子自己買機票的?」但女兒很堅持。

女兒自己租了高層建築的房子,把生活打理得好好的。她有自己的生活方式。雖然從11歲就開始在加拿大讀書,受西方教育,女兒還是保持了中國人的一些特點。從剛工作的第一年起,她就買全額的RRSP,為以後退休做準備,西人同事都笑她。她還存錢買房。剛畢業三四年,就跟Linda說:「我計畫明年買房。」

Linda夫婦希望幫助女兒,女兒不同意。她說:「我不要你們幫助,不是不愛你們。我是大人了,你們如果慣我,就是害我。」

「我和先生不高興了,覺得這是跟我們生分。」Linda嘆道。女兒對父母說:「你們把自己的錢花光用光就可以了,不要把重心放在我身上。你們要有自己的生活。」不過,女兒雖然獨立,卻跟父母關係很近。女兒讀書時去哪兒都告訴他們,為了讓媽媽放心,她出去玩時會跟媽媽說:「我跟同學在一起,他們都是好人。」還讓同學們在電話裡跟媽媽打招呼。現在,女兒到其他城市工作,一天兩個電話打回家,問父母好不好,囑咐開車要小心。碰到節日、生日,女兒總會買禮物送給父母。



来源:網文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