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新一年的走向成各界關注點(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5年12月28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新的一年即將來到。回顧2015年,中國政經局勢風雲突變。股災突然發生、反腐致金融業「地震」不斷、人民幣貶值趨勢形成、資金急劇外流規模達上萬億......現篩選出與中國經濟未來走勢休戚相關,又和民眾有密切聯繫的2015年中國十大經濟新聞,以饗讀者。
一、債務違約成高頻詞 國企也不例外
「債務違約」成為中國今年和明年最常出現的財經報導用詞,信用債違約由私募債擴展至公募債、由民企擴展至國企的趨勢仍會蔓延,違約將呈常態化。
在今年4月份,首家違約的國企是河北天威集團,其後果是破產重組。第二家是作為央企的中國第二重型機械集團公司也刊發公告稱,由於公司發生巨額虧損,無力償還到期債務。
天威集團曾經是中國國內最大電力設備變壓器生產商,也是唯一獨立掌握全部變壓器製造核心技術的企業;而二重集團作為國家戰略性企業,長期以來一直受到國家政策的特殊關照和扶持。國企與央企在受到政策和信貸資源傾斜的情況下仍發生債務違約,側面說明中國經濟已經停滯不前,無一企業能獨善其身。
二、樓市遇寒冬 房地產拖累中國經濟
從去年開始,中國樓市日漸低迷,曾經突飛猛進的房地產行業已今非昔比,樓市已經嚴重供大於求。「空城」、「鬼城」遍地,眾多的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市場進入蕭條期。
樓市蕭條的情況從一些公開數據即可見一斑,12月12日,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1月底,中國商品房待售面積已經達到6.96億平方米,比10月末增加1004萬平方米,再次創下記錄。
12月16日,北師大教授、經濟學家鐘偉在中國寫字樓發展論壇第十二屆年會上表示,這個數據可能只是冰山一角。「據我們測算,目前包括可售商品房、在建商品房及保障性住房的可售部分,全國商品房庫存量已達到85-90億平方米,庫存壓力巨大」。
中共當局也公開表態要去樓市庫存,習近平多次強調,要化解房地產庫存,可見房地產風險積累到了令中南海震驚的程度。12月21日,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閉幕併發布公告,去庫存是2016年的一項經濟工作任務。
三、雙軌制、高費率與延遲退休中國養老之難
官方公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養老保險總收入是2.3萬億元,但如果剔除其中的財政補貼部分,保險費純收入是1.8萬億元,支出卻是1.9萬億元,明顯的入不敷出,完全靠財政補貼維持著。另外,養老金收入的增速是11.9%,支出的增速卻是18.4%,這樣下去終有一天無養老金可領的局面會發生。
人社部發布的《中國社會保險發展年度報告2014》披露,2014年河北、黑龍江、寧夏三省區的企業職工養老保險金支出大於收入,收支平衡壓力加大。
有專家測算,飽受詬病的雙軌制並軌的成本在上萬億元,並且或被轉嫁到企業和職工身上;另外養老保險總費率高達28%(單位繳費20%、個人繳費8%),也導致企業在高稅負重壓下苦不堪言;目前中共政府計畫從2016年實行延長退休年齡的政策,養老保險繳費年限或也要延長。中國養老之難,已經成為一個重大的民生問題。
四、股災發生已有徵兆 利益驅動使然
中國經濟不斷下行,但大陸股市自去年開始背離經濟基本面瘋漲,可是這樣的徵兆並未引起股民重視。6月中旬,上證綜指一度到達5178.19點高位之後急速下挫,股災發生後一時間股市哀鴻遍野。
大陸央行9月底公布的數據顯示:在6月15日以來的股災中,兩市流通市值減少了22萬億元,每位投資者平均損失近24萬元;若根據個人投資者持股數據計算,個人投資者的人均損失約為6萬元,損失比例約40%。
中共當局應對股災,出臺一系列舉措試圖推高股價,其中包括迫使國內機構投資者(包括銀行和券商)買進股票、對賣出股票設限以及限制股指期貨交易等。但這種強力的干預,也使社會各界側目。
五、反腐觸動金融業 王岐山瞄向老本行
此前有報導稱,中國股市發生股災,是江澤民派系幾大家族在惡意做空股市,摧毀市場信心。他們的目的是搞亂金融系統令中國經濟形勢惡化給習近平難堪,也有分析人士指這是「經濟政變」。
今年以來截至12月9日,包括前證監會副主席姚剛在內,中紀委監察部網站通報了29名金融領域官員。知情人士透露,「落馬官員級別高,涉及範圍和人員很廣,可以說這次金融領域的反腐敗已經觸動了金融領域內部的利益關係」。
中共中紀委書記王岐山從1988年開始在金融業工作,對金融業的瞭解,或許會使王岐山對金融領域的腐敗有更深刻的洞察。對於金融反腐,王岐山公開表示,「這一仗打響就沒有一寸退路」。
(未完待續)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