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和吃藥問題(圖)

作者:胡乃文 發表:2015-12-06 01:4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網路圖片)

《黃帝內經》中記載,上古時候的與人,早就發明很好的治病藥物。可是,上古的人們卻不靠吃藥治病。到了中古時,人就不得不吃藥治病了,但是,他們吃了藥,很快的,病就給治癒了。可是到了「內經時代」的「近代人」,吃了藥還是治不好病。原因是什麼呢?而「現代人」,有更多的醫院、有更先進的儀器,可是更多的病都不能治癒,那又是為什麼呢?

古人治病不一定用藥

《黃帝內經.素問第十四篇》講「湯液醪醴」,談到了古人治病不一定使用藥物的問題。「湯液醪醴」是什麼呢?用現在的語言講,就是治病用的湯藥、藥酒等。「上古」的「與人」製作了「湯液醪醴」,卻「備而弗服」,自己不吃。「與人」就是身體力行所有道德規範的人,多半都屬於「修煉、有道」的有德之人,因此身體也不會很差的,可以不吃藥而健康的生活。

與人為了體恤老百姓,發明瞭湯藥、酒醪等,救治病人。看〈湯液醪醴論〉第一小段說,上古的與人做了「湯液醪醴」卻「為而不用」,自己不吃。岐伯說是做準備,萬一有人生病可以有治病、起死回生的助力。

可那時的人根本上很少生病,為什麼?那時的人都常和與人生活在一起。與人會教他們好好養生,不要讓身體變壞;教他們該怎樣適度運動、該怎樣適度睡眠,該怎樣適度穿衣,該怎樣適度吃東西等等,那時的老百姓很願聽與人所講的,就很少生病。

中古人吃了一點藥

中古的時候,老百姓沒有那麼相信與人的話了,思想上也變得複雜些了。不再相信與人話的中古人們,道德逐漸衰敗了,就「邪氣時至」,於是容易生病。因為他們的道德只是稍稍的衰敗,那邪氣也就只是「時至」,因此生病的話,只要吃了一點點「湯液醪醴」,病也就好了,所以就「服之萬全」。

可是黃帝又問:「今之世,不必已,何也?」意思是,現在的人生了病,就算是喝了湯液醪醴,但是病情怎麼不會見好呢?

岐伯講:「當今之世,必齊毒藥攻其中,镵石針艾治其外也。」現在的人要使用大劑量的毒藥治內科病,用外科手術刀一樣的刀片、砭石、扎針、燒艾灸等,治外科的毛病。這又什麼原因呢?

現代人免疫力低下

中古之時的人,道德稍微衰敗,現在的人必然道德不是只有稍衰,而是太壞了。才會如黃帝問的「形弊血盡,而功不立」,就算吃了大量的內科藥草,也已經扎針,還用砭石等各種內外科手段,竟已搞得不成人形了,仍然不癒。其主要原因就是「神不使」。岐伯說:「針啊!石啊!它們不只是‘技術’問題,它都講究那個‘道’。是講求人必須順應的一種‘準則’的。」

既然扎針和砭石都是「道」,那如果人的「精神不進、志意不治」,病就難愈。而今之人,卻是因為無窮無盡的嗜好、慾望,以致憂患不止,以致「精壞神去、榮衛不可復收」,如此就「精氣弛壞、榮泣衛除」,神也去了,生了病就根本不癒。這裡所說的精氣、神、志、意都壞了,榮裡之血、衛外之氣也壞了,這不就和現代的名詞「免疫能力低下」完全符合了嗎?不就像「免疫缺乏症候」類似嗎?那病痛不找上門也很困難了。

榮養體內的血,乾涸了;保衛體外的氣,缺乏了,免疫能力低落了,生了病怎麼會好呢?可想見,古代人因為道德的敗壞而發生「精神意志」弛壞,以致病情難治。

現在的各種情況,會比「黃帝時代」好嗎?這也就怪不得醫院建造越來越多,醫生養成也越來越多,而且醫學理論和知識每天都「爆炸性」的增長,醫學儀器亦是越來越精準、精良,可是病人不但沒有減少,反而越來越多。為什麼?不好好思考,行嗎?



来源:醫藥生活雜誌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