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中國人喜歡「過把癮就死」(圖)



網路圖片

可以說,「富不過三代」是中國人的一個魔咒,從白手起家,再到將家產揮霍殆盡,中國人彷彿進入了一種「過把癮就死」的瘋狂狀態。美國人給了自己的觀點:「過把癮就死」直接影響了下一代的生存狀態,富不過三代不是魔咒,是溺愛惹的禍。

中國有句老話「富不過三代」,這似乎是人的本性。首代創業者競競業業、吃苦耐勞,創下偌大家業;二代人目睹父輩創業的艱辛,受到父輩的教育影響,也能夠守住家業甚至有所發展;而到了第三代,他們從小沉溺於財富,只懂享受,家族基業自然要走下坡路。

然而再看看美國的老字號,比如在佛吉尼亞州的Shirley Plantation農莊,成立於1613年,迄今依然由同一家族在經營,已經是第11代了。為美國駐各國大使館打造銀器餐具的Towle Silversmiths公司也是世代相傳的銀器匠人,最早從事這一產業的祖先可以追蹤到1690年。從17世紀到現在,期間經歷了獨立戰爭、南北內戰等種種戰亂,這些家族企業卻還繼續做著老祖宗做的事,把先人創立的品牌維護得這麼好,從宏觀來看這顯然與文化、法律等大環境的因素相關。若是從每個家庭的小單元來看,美國人其實也有一套預防出現「敗家子」的做法,比如培養孩子從小學會理財便是其中之一。

美國貧富分化明顯,幾乎每個孩子都能感受到金錢的魔力,對此也很好奇。許多孩子從小就會問父母:為什麼我們家的房子這麼小,而馬丁家的房子那麼大?我們家算是窮人還是富人?家裡的錢到底夠不夠花?面對孩子的提問,許多美國父母會選擇坦率地把自己的家底告訴孩子,讓孩子來親身體會家裡花銷的整個過程,以此教會孩子理財。

20年前,加州一位叫Scott Parker的父親為了讓孩子們明白他們家收入支出的細節,有一天從銀行領取當月工資時,要求全用現金提款。當他將一萬美元月薪用一個大帆布袋裝回家,放到餐桌上的時候,他15歲的大兒子Daniel覺得爸爸好像是搶銀行回來了。

父親和孩子們盯著桌上的錢堆看了一會後,父親便開始講解稅金的概念,首先把家裡本月該繳納的稅金從這堆錢裡取出來、放到一旁。然後又把捐給教會及慈善機構的錢也放到一邊。接著就是每月付還給銀行房貸的一大筆錢、每月購買食物的錢、出去看一次電影及參加足球比賽的費用等等。漸漸地那堆錢越來越小,最後能留下作為每月儲蓄的就所剩無幾了。

他的孩子們果然對父親上的這堂理財課永生難忘。他們知道爸爸每個月掙回不少錢,可是幾乎每一分錢都有它的用處,並不能用來做奢侈的事,花錢必須慎重。同時他們也親眼見證了父母花錢背後的價值觀,比如家裡開銷的第一筆錢是做為公民納稅的義務,第二筆錢則是獻給宗教及慈善機構的愛心。先把這兩撥錢留下後,才考慮家裡的柴米油鹽以及娛樂消費。

上面是相對富裕的美國人,經濟窘迫的美國家長也照樣通過讓孩子們瞭解家境來傳達自己的價值觀。弗洛裡達州的Andrea Dutton與丈夫離婚後,和她7歲的女兒和3歲的兒子一起搬到了比原先小得多的房子。她坦率地向孩子們解釋,有時為了擺脫糟糕的環境,人必須做正確的決定,儘管這個決定很艱難,儘管這意味著在經濟上會喪失很多。她選擇直言不諱地告訴孩子們家裡的經濟現狀,既避免了他們因不明真相而滋生不必要的擔心,又讓他們懂得了錢不是衡量幸福的唯一標準。

父母在告訴孩子家底的同時,也讓孩子來參與消費。住在佛吉尼亞州的家庭主婦Trisha Jones送她6歲和8歲的兩個孩子去上私立學校,每月在電腦上付學費時總讓兩孩子坐她身邊,幫她摁「付款」那個鍵,並告訴他們每人每天上學的學費是92.50美元,相當於買一套高級的塑料積木玩具的費用。她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孩子們明白上學是一種特權,必須珍惜。為了送他們去上學,父母是做出了犧牲的。

孩子們在參與消費決策的過程中,很自然地學會了合理的承擔。麻州一位叫Rebecca Miller Goggins的媽媽,正當她女兒準備延長芭蕾課時的時候,芭蕾學校的學費漲價了。媽媽便把賬單給女兒看,讓她必須做一個選擇:減少芭蕾課時或減少別的消費。女兒決定不減芭蕾課時,可是自己會延長打工時間來分擔芭蕾課的費用。

卡羅拉多州的Adams家,每個週日都讓10歲和11歲的兩個孩子一起審查家裡的每一筆開銷,並參與決策。孩子們很快學會了做明智的選擇。比如不去餐館吃晚飯便意味著他們可以有更多的錢用於去迪斯尼樂園遊玩。如果去圖書館看書是免費的,而去Barnes & Noble書店購買書則意味著花錢買書、買飲料,你們願意選哪個?

美國的孩子們就這樣在瞭解自己的家底,並參與消費的過程中,學會了自己的承擔,學會了把家裡的錢當自己的錢來管理。也正因為如此,他們沒有成為啃老族,成為敗家子。文中一開始提到的那位Scott Parker的長子Daniel現在已經是有兩個孩子的爸爸了,他很感激父親教他花錢背後的價值觀。他也準備將自己的家底如實告訴自己的孩子,就像他父親當年做的那樣。

一手打造富豪排行榜的胡潤曾說:「在中國,一個企業能做十年就已很不容易了,能維持到第四代的可能只有0.1%。富不過三代有兩個原因:其一,隨著一個家族的發展,子孫漸多,所以到第三代的時候,他們手中各自持有股份,很難保證一個企業的核心價值;其二,一部分企業發展的模式是第一代開創、第二代管理、第三代消費,可能到了後面,品牌還在,價值已經不在了。」

其實,「富不過三代」魔咒的奧秘就在於繼承模式。個性十足的富二代已經開始從上一輩手中接收股權和企業管理權,未來十年將是他們接班的高峰期。如何合理安排家族的股權、職位傳承,作為父母到底該給孩子留下什麼?房子、車子,還是企業?

世界上沒有比免費更貴的東西,如何傳承財富,才能讓後代保持對財富的「飢餓感」,而不失去創造財富的能力,顯然只給錢是不行的,還要教給他們創造財富、保護財富的能力,而最重要的一點是,要引導他們在財富的輔助下,擁有健康、積極的人生。



来源:網易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