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怎樣在夏天洗澡的?(圖)



在古代洗澡不僅僅是祛除身體上的污垢,更是洗淨心靈的污垢。(網路圖片)

酷夏時節,稍微在烈日之下活動一下就惹得滿身臭汗,於是夏天洗澡沖涼就成了人們每天必做的事情之一,一來為清潔衛生;二來為消暑。現代人洗澡可以用各種各樣的洗髮水與肥皂,洗澡成了現代人隨心所欲消遣休閑的一種娛樂活動,那麼試想一下幾千年前的古代,古人在炎熱的夏天是如何洗澡的呢?

古人把洗澡稱為沐浴,按當時甲骨像形文字的圖案來看,沐是一個人舉著一個木盆,而浴則是一個人坐在一個器皿裡。由此可見,沐在古代是洗頭髮的意思,可浴則是洗身子之意。在等級比較森嚴、儒家文化盛行的古代封建社會,洗澡被賦予了更深的道德文化意義,「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湯盤銘文》裡的這句便是對洗澡最簡潔有力的詮釋,在古代洗澡不僅僅是祛除身體上的污垢,更是洗淨心靈的污垢。

相比現代人洗澡的隨心所欲,古代的繁文縟節決定了其洗澡的種種禮節。在古代,浴室稱為湢,浴盆則名杅。「浴用二巾,上締下綌。出杅,履蒯席,連用湯;履蒲席,衣巾晞身,乃屨,進飲。」《禮記·玉藻》中的這段文字簡潔而生動地描述了古人洗澡的整個過程,準備兩條毛巾,細的擦上身,比較粗的則擦拭下身;出浴盆後要站在草蓆上再用熱水沖洗一遍,然後穿上衣服和鞋子,而後喝點東西以暖胃口。從這個過程看來,顯得科學而有序。

如果有客人來訪,首先要提供客人三天洗一次頭,五天洗澡一次的環境,這樣才顯得尊重。《周禮·儀禮·聘禮第八》中記載的「管人為客,三日具沐,五日具浴。」說的便是這個意思。

現代人洗澡可以用肥皂、沐浴露、各種各樣的洗髮水來去除污垢。古人一般用淘米水、澡豆、皂莢、肥珠子、香料等,相比起來,種類也顯得很豐富。用淘米水清潔東西,現在在一些地方有時還能看到。澡豆是用豆粉和藥末製成的,有潤滑肌膚的作用,當時恐怕只有富貴人家才能用到吧。我們今天所說的肥皂,大概就是由當時的皂莢、肥珠子這兩種東西的名稱延伸而來的,都有祛除身體污垢、潔淨潤膚的作用。

從禮節以及洗澡的生活用品上來看,古人已經很重視洗澡這件事了。而從體制看,更能再次驗證這點。因男女都長髮束冠,西周時期只有沐浴之後,才能去朝見天子,以表示尊重與忠誠。漢代時期,政府還有專門為洗澡而設定的假日,時隔五日一假,這天所有的官員都回去洗澡沐浴。「五日一假洗沐,亦曰休沐。」《漢官儀》作了如是的記載。唐朝時期,由五日改為十日,稱為「休浣」日,—浣為十天。

由以上文字看來,古人在炎熱的夏天,應該更是注重洗澡了。



責任編輯:雲天月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