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妃(網路圖片)
寶月樓建成於清朝乾隆二十三年。《北京傳統文化便覽》中關於寶月樓建造的原因是這樣寫的:(寶月樓)是乾隆帝為討香妃的歡心所建。香妃,回族和卓氏女,為乾隆寵妃。她深居宮禁,思念故鄉。乾隆得知,下令將新疆回民遷來一部,在長安街以西建房而居……俗稱回民營。每當香妃思念故土,她便登樓相望云云。
西長安街以南曾確有回民營和清真寺。但寶月樓是否為了香妃而建則大可質疑。按照史料記載,乾隆皇帝后宮只有一個來自新疆維吾爾族的容妃。她於乾隆二十五年(1760)入宮封為和貴人,乾隆二十六年(1761)晉封為容嬪,乾隆三十三年晉升為容妃。清朝平定大小和卓木是乾隆二十四年秋天的事。而乾隆帝納一個維吾爾族女子為妃,應該是在此之後,這時,寶月樓已經建成一年多了。
乾隆帝為什麼要建這座寶月樓?按照乾隆《御製寶月樓記》中所說,西苑(即中南海)中的建築都是明朝遺留的,清朝只是「歲時修葺增減,無大營造」。但是乾隆皇帝覺得南海南岸長長一道皇城過於空曠,「每臨臺南望,嫌其直長鮮屏蔽」,於是命工程部門根據地形位置添一建築。最初設計為三層,乾隆覺得「太侈」,減了一層。建成之後,「池不覺其窄,岸不覺其長」,高矮大小合適。
為什麼叫寶月樓呢,「池與月適當其前,抑亦有乎廣寒之亭也」,就是說,看到月亮正臨液池(南海)之上,因而聯想到月中的廣寒宮,所以叫寶月樓。乾隆二十四年御製《題寶月樓》詩說:「南岸嫌長因構樓,樓臨直北望瀛洲。」註解說:瀛臺皆前明所建,惟南岸向無殿宇,顧為樓以配之。這是乾隆帝自己做的註解,為建造寶月樓原因的最有力證明。
至於說寶月樓南的回民營,大約出現在寶月樓建成的十年之後。乾隆三十三年御製《寶月樓》詩中有「西宇向南憑」之句,意思是,向南眺望可見西域(風格的)房屋。註釋說:「(寶月)樓臨長安街,街南俾移來西域回部居之,室宇即肖其制。」回民營中的禮拜寺也是這個時候修建的。乾隆三十四年御製《寶月樓》詩中說:「鱗次居回部,安西系遠情」。註釋說:牆外長安街內屬回人,衡宇相望,人稱回民營,新建禮拜寺正與(寶月)樓相望。
史記中記載,乾隆乾隆只有一個維吾爾族的妃子,是容妃。其實容妃就是香妃。容妃是她的封號,「香」只是她的名字。香妃原名叫伊帕爾汗,伊帕爾汗也作「包爾漢」就是「香」的意思。她叫香,並非身上有香味兒。寶月樓之建也與香妃毫無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