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15-06-18 13:00:00作者:肖雲鵬
「天與弗取,反受其咎;時至不行,反受其殃。」
人們都知道越王勾踐臥薪嘗膽,歷經二十多年的苦難,最後滅掉吳國的歷史故事。那怎麼說是「夫差亡吳」呢?
公元前496年,勾踐不聽謀士范蠡勸阻,倉促下搶先出兵攻吳,在夫椒(今江蘇吳縣西南太湖中)大敗。吳軍佔領越都會稽(今姑蘇、寧波一帶),將勾踐圍困在會稽山。范蠡建議勾踐用卑辭厚禮向吳求降,如若不允,就由勾踐親自去吳國做人質。勾踐採納了這一建議,一面準備死戰,一面派文種向吳王求和,用財寶賄賂吳國太宰伯嚭。
吳國國王夫差在伯嚭勸說下與越國議和,率軍回國。身為吳國宰相的伍子胥極力反對把勾踐放走,他稱勾踐是「賢君」,稱范蠡、文種是「良臣」。如果把勾踐放回去,他必然成為吳國的禍患。但是夫差就是不聽伍子胥的意見。
伍子胥
勾踐向越國臣民下詔罪己,然後去吳國給夫差作奴僕,在夫差生病的時候親嘗夫差的糞便,最終騙得夫差的信任,三年後被釋放回越國。伍子胥多次要求夫差殺掉勾踐,以除後患。但是夫差就是不理,而且對親手把自己扶上臺的伍子胥產生怨恨。最後,夫差竟然賜伍子胥「屬鏤」寶劍自盡。
越王勾踐臥薪嘗膽
前482年,勾踐趁夫差北上黃池爭霸,趁虛而入,攻入吳都姑蘇,殺吳太子。夫差返國後被迫向勾踐求和。前478年,勾踐再次攻吳。勾踐二十四年(前473年),越軍圍困吳都三年後終於破城。夫差困於姑蘇山上。
這時的夫差後悔沒有聽伍子胥的箴言,但是已經回天無力。他派出使臣公孫雄袒露胸背,跪爬著到勾踐面前,祈求投降,希望勾踐念當初會稽之困的時候,沒有殺掉勾踐。夫差希望能保住性命。此時,勾踐心也軟了,對是否殺掉夫差猶豫不決。這時,范蠡站出來說:「會稽之事,天以越賜吳,吳不取。今天以吳賜越,越其可逆天乎?」
范蠡說的話翻譯成白話,就是:「當年會稽越王被圍困的時候,是上天把越國賜給了吳國,但是吳王夫差自己不要。今天老天把吳國賜給越國,越國怎麼能逆天意呢?」
使臣公孫雄流著眼淚回到夫差那裡,夫差知道沒有出路,只好自盡。死的時候吩咐下人把自己的臉蒙住,因為他覺得自己無臉去見被自己賜死的伍子胥。
《史記》曰:「天與弗取,反受其咎;時至不行,反受其殃。」
老天賜予的如果你故意不要,就會被追究過錯;時機到了人卻不行動,就會反而遭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