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肯錫諮詢機構網站截圖。
【看中國2015年05月10日訊】中國的債務總額已經達到了其GDP的282%。雖然其他世界主要經濟體與此相差不遠,但中國借貸的速度讓政策制定者感到擔憂。
根據麥肯錫全球全球研究所的報告,就全球標準而言,中國中央政府的借貸數額是在較低水平上,但地方政府的處境則極為脆弱,在全球金融危機之後大舉借貸,目前在還貸方面正拚命掙扎。
儘管目前銀行還沒有亮起紅燈,但壞賬的信號卻給未來帶來了更黯淡的前景。上個月中國電力製造商,保定天威集團已經成為第一家拖欠國內債務的國有企業。
麥肯錫全球研究院指出,中國應該密切關注三大債務風險:首先,居民、非金融類企業和政府的債務約有一半同房地產存在直接或間接的關聯。房地產行業開始降溫,中國40個城市的住房交易額在過去十年享受了26%的增長率後開始下滑,2013年4月至2014年12月間整體下降了18%——而北京和深圳更甚,降幅在30%以上。總體來說,雖然中國家庭的抵押貸款債務並沒有過度擴張,但深遠持久的樓市低迷可能對建築業的影響巨大,因為它佔據GDP的15%,包括成千上萬的小公司,而他們將無力償還債務。
其次,中國約有1/3的未償付債務是由透明度低的影子銀行體系提供的。這些不受監管的非銀行貸款者從尋求高回報的富裕投資者手中籌集資金,並放貸給房地產公司及那些沒有資格獲得銀行貸款的公司。影子銀行不僅在房地產行業高度集中,其承銷的質量也不明朗,影子銀行的風險敞口也不夠清晰。
第三,地方政府融資平臺(LGFV)借貸的快速增長也會帶來風險。由於中國迅速的城市化及地方政府增收渠道的限制,中國地方政府的債務已經超過2.8萬億美元。其中,約1.7萬億美元是地方政府融資平臺所欠,主要為表外業務,用於基礎設施、社會住房、及其他類型建築的投資。其中一些地方政府是否有能力償還債務仍然是個問題:2014年開展的地方政府財務審計發現,近期新增貸款中有超過20%用於償還舊債,而債務償付資金有40%來自於土地出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