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八旗的由來(圖)



清太祖努爾哈赤像(網路圖片)

八旗制是清代兵民臺一的社會組織制度。由太祖努爾哈赤在女真人牛錄製基礎上建立的。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始建四旗,正黃旗,正 藍旗,正白旗和正紅旗。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 年)增設四旗,稱鑲黃旗、鑲藍旗、鑲紅旗和鑲白 旗。定三百人為一牛錄,五牛錄為一甲喇,五甲 喇為一固山(固山即旗)。滿族人按八旗制分隸各旗,平時生產,戰時從征。初建時.不僅在軍事上發揮重要作用,而且具有行政和生產職能。清朝統一後,太宗皇太極為加強對旗人的束縛,增強了八旗制的軍事職能,並為擴大軍事實力和籠絡人心,又建立了漢軍八旗和蒙古八旗。

八旗兵分為京營和駐防兩類。京營是守衛京師的八旗軍的總稱,由朗衛和兵衛組成。侍衛皇室的人,稱朗衛,且必須是出身鑲黃、正黃和正白上三旗的旗人,如紫禁城內午門、東西華門、神 武門等由上三旗守衛。駐防是指駐防全國各要地的八旗。京營總兵約十萬,駐防兵人數也在10萬左右。

滿洲人在入關之前主要以畜牧業、遊獵為生。射馬射箭幾乎是成年男子必備本領。清太祖努爾哈赤為軍事行動和狩獵的需要創建了軍民合一的八旗制度。騎射更成為每個旗人的必修課。

清王朝入關以後,為不失祟尚武功、倡導騎 射之風,由清太宗皇太極確立大閱制度。順治年間定為每三年舉行一次大閱典禮。屆時,皇帝全副武裝,親自檢閱王朝的軍事裝備和士兵的武功水平。參加大閱的滿、蒙、漢八旗(共二十四旗) 軍隊則銨旗列隊,依次在皇帝面前表演火炮、鳥 槍、騎射、佈陣、雲梯等軍事項目。乾隆帝大閱多在南苑舉行,人員多達數萬。 清朝皇帝除以大閱形式來訓練八旗軍隊外, 還用大閱向各族首領炫耀武力。

正黃--鑲黃--正紅-- 鑲紅--正白--鑲白--正藍 --鑲藍



来源:銅雀歷史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