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合併意味著壟斷更盛,資源與權力更集中(圖片來源:網路)
【看中國2015年04月17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中國的南北車合併引發了市場關注,中共政府相關部門正在研究其它央企聯合重組的可行性方案,被指屬於不顧市場規律的粗暴捏合。這意味著未來壟斷定價將更盛行,資源與權力將更加集中。
政府粗暴捏合 央企掀起合併潮
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面對政局和經濟的動盪,中共政府不得不實行改革開放。經過三十多年,其施行的實際是雙軌制,中共體制內外被區別對待,造成很多不公,到現在矛盾已經十分突出。李克強此前稱「中國的經濟到了今天,不轉型我們難以為繼」,顯示出時下中國政治、經濟局勢的危急。
按照中共政府的《公司法》,企業經營應該是獨立的,但實質上,國企,特別是大型央企並不是普通的經濟團體,甚至可以說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組織架構:經營方面中共國資委要插手,人事任免則屬於政治安排,其中50多家特大型央企的主要負責人,系由中共中組部、甚至是更高的政治權力機構作決定。
國企及央企發揮了它的政治功能,也產生了巨大危害,導致嚴重的社會資源分配不公問題。據歷史數據,2000年前國企給商業銀行造成的貸款損失達3萬億元,其中既有經營失敗,更有財富的隱蔽轉移,正是這個3萬億元造就了中國第一代權貴暴發戶。在2008年的金融危機發生後,中共政府出臺了四萬億元的經濟刺激計畫,資金大都投入到央企和國企身上,民企難涉其中。
2013年3月,李克強曾公開點名央企五巨頭: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電信、中移動,說他們搞任人唯親、公款超度揮霍、官商勾結、另立門戶,搞家屬業務,「不整頓、不大改變,會出大事情,誰都負不了責」。
2014年,央企資產總額達到了38.73萬億元,實現營業收入25.11萬億元,利潤總額1.36萬億元,進入《財富》世界500強的企業達到47家。日前,中國北車、中國南車重組合併獲得中國證監會無條件通過。4月8日復牌當日,南北車H股股價分別暴漲44.53%和41.83%,A股南北車雙雙漲停。
目前,中共政府相關部門正在研究其它央企聯合重組的可行性方案,現在處於調研和論證階段。有專家認為,此輪央企合併潮屬於不顧市場規律的粗暴捏合。央企合併已對資本市場構成巨大影響,市場人士擔憂,已擁有強大壟斷地位的央企,將藉助合併潮形成超級壟斷,從而阻礙中國的市場化改革進程,形成歷史性倒退。
未來壟斷更盛行 權力也將更加集中
把央企合併重組炒作為央企制度改革,並在股票市場上獲利,背後的利益集團將獲利頗豐。而消除市場競爭這可不是一個好兆頭,說明未來壟斷定價將更常見,資源和權力將更加集中。
從公開的信息已經表明央企合併重組形成趨勢,中共工信部3月發出的文件顯示,將形成3到5家在全球有較強競爭力的超大鋼鐵集團。寶鋼與武鋼合併傳聞再起,如果合併的話,形成的巨無霸聯合體在國內市場可以擁有足夠的定價權。
英國標準人壽集團董事長Gerry Grimstone在撒切爾夫人執政期間,他曾任英國財政部部長助理。據《財經》雜誌4月13日文章,Gerry Grimstone稱,「英國的經驗告訴我們,如果要推動創新,競爭是最佳方式。即使中國和英國的起點和國情並不一樣,我仍認為現在應該拆分企業加強競爭,而不是合併」。
中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陳清泰認為,此輪央企合併潮的實質,依然是困擾國企多年的政企不分問題。企業的合併或淘汰,必須依靠市場競爭的手段,決不能只要結果而不要過程。
中海油能源經濟研究院首席研究員陳衛東認為,若把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以及中化四家國有石油化工公司進行合併,無疑是歷史的倒退。
對於普通企業而言,利潤可分。對於央企而言,政績不可分,因為政績好的央企負責人就可以成為中共政府體制內的部級高官,甚至更高職位,因此說白了,強化壟斷就是一場政治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