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2015-03-13 23:40:56作者:
孟子認為,治國之奧妙在於仁義。(網路圖片)
春秋時代,有一天,孟子來到梁國,宣傳自己的治國主張。梁國國君粱惠王,接見了孟子。他對孟子說:「先生,您從千里之外,很遙遠的來到我國,肯定是想要給我國帶來一定的利益吧!」
孟子笑了笑,不慌不忙地回答說:「大王您怎麼開口閉口,只講利益呢?作為一個君主,有了仁義,就足夠了,何必專把利益掛在嘴上?如果君主開口閉口,都說怎樣對本國有利;大夫開口閉口,都說怎樣對自己的封地有利;士和老百姓開口閉口,都說怎樣對我自身有利。這樣一來,上至君王,下至百姓,都追逐自己的私利,那天下不就亂套了嗎?」
接著,孟子又繼續闡述道:「在一個擁有一萬輛兵車的國家,殺害國君的,一定是擁有一千輛兵車的大夫;在擁有一千輛兵車的國家,殺害國君的,一定是擁有一百輛兵車的大夫。大國的大夫,可以從國家的萬輛兵車中,得到一千輛;小國的大夫,可以從國家的千輛兵車中,獲得一百輛。這些大夫們,平時擁有非常豐富的財產,但似乎永遠也填不平他們的胃口,因此,請您不要再宣揚私利了。如果再那樣宣揚下去,全國上下的人,都棄公圖私,會對您個人的安全和您的國家的穩定與昌盛,都非常不利!」
梁惠王聽了,覺得孟子講的很有道理,急忙向孟子詢問解決之道。孟子回答說:「講究仁義的人,絕對不會將父母遺棄,也不會對他的君主輕慢。所以,大王您只要講究仁義,就可以把國家治理好了。」
梁惠王明白了:講究仁義,竟有這麼重大的意義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