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B2C購物網站「京東商城」及其創始人劉強東(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5年03月07日訊】3月3日,京東商城發布2014年第四季度財報及京東上市後的首份年報。數據顯示,第四季度京東淨虧損4.5億元,同比擴大3倍,全年虧損額度也達到了50億元規模。賬面上看來,這也是京東發展10多年來,創記錄的一次虧損。
2013年底,經歷多年燒錢質疑後,京東曾一度扭虧,讓人們看到全面盈利的曙光。但2014年的賬面數字,又讓京東陷入爭議之中。那麼,京東到底是虧是盈?
巨虧背後
50億虧損,乍看之下京東財報非常難看。2013年京東虧損5000萬元,當年第四季度還實現了盈利。對於淨虧損擴大,京東表示,主要由於股權獎勵增加,以及與騰訊戰略結盟產生的資產和業務收購所帶來的無形資產攤銷。
根據京東招股書披露的信息,股權獎勵部分主要涉及創始人兼CEO劉強東。2014年一季度,京東上市前夕,董事會曾經給予劉強東36.7億規模股權激勵,導致京東當季虧損規模就達到37.95億元。
該季度虧損也是京東全年虧損的最大部分。在隨後幾個季度,京東淨虧損額度分別為5.8億、1.6億和4.5億,後三個季度虧損,基本都是與騰訊合作產生無形資產攤銷。京東相關人士表示,按照美國會計準則,與騰訊合作的流量支持、不進入電商承諾等都要計算成支出。「目前虧損,實際上是會計賬目上,按照美國會計準則來進行的處理,與公司基本業務運營並沒有太大關係。」
如果按照非美國會計準則,京東實際上已經連續兩個季度實現了盈利,2014年淨利潤為8380萬元。與此同時,多項業務指標顯示,京東業績和預期都超出了華爾街預期。其中,京東去年第四季度營收56億美元,同比增長73%。華爾街預期為53億美元。
由於業績超出預期,目前已經有多家投行上調京東目標股價。其中,摩根士丹利維持京東「增持」評級,並將其目標價格,由34美元上調至37美元;瑞銀則維持「持有」評級,目標價從27.4美元上調至31美元。截至3月4日收盤,京東收盤價為27.72美元。
聯姻騰訊成績單
經過半年多磨合,京東與騰訊戰略合作也有了初步效果。在京東無線布局中,來自騰訊資源的支持是很大一塊,尤其是微信和手機QQ一級入口更被視為京東「金字招牌」。
在騰訊資源扶持之下,京東新用戶有了規模增長。2014年,京東活躍用戶達到9660萬,較2013年增長了一倍多。摩根士丹利報告預計,2015年,騰訊入口資源有望給京東帶來3000萬新用戶。京東財報顯示,2014年第四季度,來自無線端渠道訂單比重,已經達到了36%,無線訂單量同比增長372%。相比之下,同期,京東全站訂單增長速度為95%。無線端訂單增長,遠高於全站。
在業績披露會上,京東COO瀋皓瑜表示,在騰訊貢獻的流量中,有很多來自小城市用戶,小城市訂單量增速,遠遠超過一二線城市,除了流量貢獻外,騰訊在幫助京東吸引新用戶方面也有很大貢獻。不過他也坦言,目前在轉化率方面,微信和手機QQ轉化率都還低於京東自有應用。在客單價方面,微信手機和QQ客單價低於手機京東客單價,而京東客單價則又低於PC網站,「主要是因為不同渠道,有不同的品類。在微信和QQ兩個埠,用戶更多地購買服裝和日用品。」
擺脫3C標籤
雖然賬面業績依舊虧損,但對於京東而言依然有「好聲音」。財報數據顯示,京東去年第四季度全站交易額858億,其中電子和家電產品交易額428億,日用品和其他商品交易額430億,佔比達到50.1%。這意味著,非3C類產品首次佔據京東半壁江山。儘管2010年以來,京東轉型全品類電商平臺,涉足圖書、百貨、服飾、美妝、生鮮等多個領域,並挑起多次價格戰,但其起家的3C品類一直佔據京東重要份額。
相對而言,3C作為標準類產品一直是京東自營業務重要板塊,但毛利也相對偏低,而類似服裝等非標類產品領域,京東多次表示,將通過POP平臺開放給第三方賣家。隨著第三方賣家規模入駐,京東低毛利狀況也開始逐步改善。2014年其整體毛利率達到11.6%,較2013年上漲了1.8個百分點。最新數據顯示,目前京東平台上已經有6萬家第三方賣家。不過,相比阿里巴巴,這一規模依然非常小,後者天貓和淘寶平臺,擁有近800多萬賣家。
對於第三方業務發展,劉強東的解釋是,京東不會刻意追求商家數量規模。不過早在2013年的時候,劉強東就對POP業務表示出極大期待,並視為「關係京東生死的業務」。按照當時京東的規劃,希望2016年第三方賣家業務能夠佔據京東半壁江山。
2014年全年度,京東第三方交易額佔比已經達到39%,第四季度達到44%。大摩報告預期,今年全年有望達到46%,到今年第四季度,第三方交易額佔比有望達到50%。業內分析人士認為,隨著京東轉型成綜合類電商平臺,尤其是市場業務發展起來,其與阿里電商將越來越相似,雙方競爭也會更加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