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上,數字從來就對我們的先人有著特殊的意義,數字在他們的眼中不僅僅是一個符號或者數碼,而且還是一種「神秘的實在」。由於對數字的偏好,先人們賦予了數字特別的含意。最具代表性的是漢字「五」。
網路配圖
「五」,甲骨文書寫形式為「二」字中間加個「X」。「二」表示天地;「X」表示陰陽二氣在天地之間交錯,「五」表示金、木、水、火、土五種物質。先人們也許看到我們手指、腳趾都是以「五」配對的;我們的四肢加上頭也是「五」個數;桃、李、杏、梨、蘋果、櫻花、梅花等植物都開五瓣花,於是對「五」這個數字就情有獨鍾。並從這個角度出發,將自然界的各種事物歸納為「金、木、水、火、土」的「五行」,形成我國古代的一種哲學思想「五行」說,即以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五種物質「金、木、水、火、土」來說明世界萬物的起源和多樣性的統一運行規律。
五行學說最早出現在道家學說中,它強調整體概念,旨在描述事物的運動形式以及轉化關係。如果說陰陽是古代的對立統一學說,則五行可以說是原始的普通系統論。五行學說是我國古代的物質組成學說,集哲學、科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社會學等諸多學科於一身的理論。
先哲們把五行屬性抽象出來,推演到其他事物,使這五種元素成為構成宇宙萬物及各種自然現象變化的基礎。這些觀點具有樸素唯物論和自然的辯證法因素,其中的合理因素一直被保存下來,並且對中國古代的天文、曆法、醫學等方面的發展和研究起到了一定的影響。在我國古代,思想家用五行理論來說明世界萬物的形成及其相互關係;中醫用五行來解釋生理病理上的種種現象;預測未來的人用五行相生相剋來推算人的命運。
由於受「五行」說的影響,中國傳統文化經常將「五」應用於日常生活和學術領域,體現出五行的「天人相應」。漢字「五」影響著人們生活的諸多方面。
醫學方面有:
五臟:心、肝、脾、肺、腎。在中醫學上,陰陽五行說是其理論基礎。五行這一概念,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運用於祖國醫學,認為肝屬木,心屬火,脾屬土,肺屬金,腎屬水,並用相生相剋的理論來解釋內臟之間相互滋生和相互制約的關係。
五官:目、舌、口、鼻、耳。相學稱「五官」為耳(採聽官)、眉(保壽官)、眼(監察官)、鼻(審辨官)、口(出納官)。中醫學講究的是五官對五臟,目對肝,舌對心,口對脾,鼻對肺,耳對腎。
五志:喜、思、憂、怒、恐。中醫講究的是五志對五臟,喜對心、思對脾、憂對肺、怒對肝、恐對腎。還有五體、五腑、五容、五液、五覺、五惡等。
動植物方面有五穀、五果、五菜、五畜、五蟲、五毒。
飲食方面有五香、五葷、五臭、五色、五味。
倫理、修身方面有五經、五倫、五德、五福、五禮。
天文、地理方面有五星、五方、五嶽、五嶺、五湖。
還有音樂的五音(宮、商、角、徵、羽);語言的五音(喉音、牙音、舌音、齒音、唇音);文學的五律;時間的五更;季節的五季(《禮記》界為春、夏、季夏、秋、冬);古代的五帝、五官、五刑、五服等等。
「五」的文化內涵也充分表現在我們的現代文化生活的各個領域。我們的漢字有八種基本筆畫,可是在現代的科技應用中,卻能夠採用橫、豎、撇、捺、折五種筆畫形成五筆字型,使漢字輸入到電腦中。歷史上,抽象的數字從來就和具象關聯在一起,世界上沒有哪個民族把「五」推演到像 「五行」說那樣崇高的位置,而且一直影響著我們的方方面面。可見數字對人類來說不單純是抽象的運算工具,它還包含著人類歷史、文化、藝術、哲學的深刻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