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圖片
針灸治療方法,一般都認為起源於距今約10000年至5000年前的新石器時期,針具的發展也由砭石逐漸發展成青銅針、鐵針、金針、銀針,直到現在用的不鏽鋼針。
古代針灸一般是九種針具,各針有各針的用處,視具體情況而定。《靈樞-九針十二原》曰:「九針之名,各不同形。一曰閗針,長一寸六分。二曰員針,長一寸六分。三曰鍉針,長三寸半。四曰鋒針,長一寸六分。五曰鈹針,長四寸,廣二分半。六曰員利針,長一寸六分。七曰毫針,長三寸六分。八曰長針,長七寸。九日大針,長四寸。閗針者,頭大末銳,去瀉陽氣。員針者,針如卵形,揩摩分間,不得傷肌肉,以瀉分氣。鍉針者,鋒如黍粟之銳,主按脈勿陷以致其氣。鋒針者,刃三隅以發痼疾。鈹針者,末如劍鋒以取大膿。員利針者,大如氂,且員且銳,中身微大,以取暴氣。毫針者,尖如蚊虻喙,靜以徐往,微以久留之,而養以取痛痺。長針者,鋒利身薄,可以取遠痺。大針者,尖如梃,其鋒微員,以瀉機關之水也。九針畢矣。」
①镵針。長1.6寸,針頭大而針尖銳利,形如箭頭,主要用於淺刺泄熱,治療頭身熱病及皮膚疾患等。
《靈樞•九針論》:「镵針者,取法於巾針,去末寸半,卒銳之,長一寸六分,主熱在頭身也。」
②圓針。長1.6寸,針身粗大,如圓筒狀,針尖呈卵圓形,多用於按摩穴位以治療肌肉疾病。
③提針。又稱推針,長4寸,針身粗大而針頭圓如黍粟,不致刺入皮膚,是通過對經絡穴位的皮膚表面進行按壓,治療脈氣虛少者。《靈樞•九針論》:「鍉針,取法於黍粟之銳,長三寸半,主按脈取氣,令邪出。」鍉針以粗鋼絲製成,也可採用骨質或硬木製成。柄部或用鋁絲纏繞,在推壓時可以用指甲沿上下方向刮動,以增強感覺。
④鋒針。即現代常用的「三棱針」。長1.6寸,針體圓,針尖呈三棱狀,有刃。主要用於刺破皮下靜脈及小血管,治療癰腫、熱病、急性胃腸炎等。
⑤鈹針。亦稱(釒非)針、鈹刀、劍針。長4寸,寬2.5分,是形如寶劍,兩面有刃的針具。用於排膿放血,治療癰腫。《靈樞•九針論》:「鈹針,取法於劍鋒,廣二分半,長四寸,主大癰膿,兩熱爭者也。」⑥圓利針。長1.6寸,狀如馬尾,針尖又圓又尖,針身中部微粗,多用於治療癰腫、痺病和某些急性病。
⑦毫針。長1.6寸或3.6寸,針身較細,針尖如蚊虻的口器一樣尖銳,用於治寒熱痺痛在經絡者,能扶正祛邪。毫針是用金屬製作而成的,以不鏽鋼為制針材料者最常用。不鏽鋼毫針具有較高的強度和韌性,針體挺直滑利,能耐熱和防鏽,不易被化學物品腐蝕,故目前被臨床上廣泛採用。也有用其他金屬製作的毫針,如金針、銀針,其導電、傳熱性能雖明顯優於不鏽鋼毫針,但針體較粗,強度、韌性不如不鏽鋼針,加之價格昂貴,一般臨床比較少用。至於鐵針和普通鋼針,因容易鏽蝕,彈性、韌性及牢固度也差,除偶用於磁針法外,目前已不採用。
⑧長針。又稱芒針。長7寸,針身較大,針鋒銳利,多用於深刺,以治療慢性風濕病、坐骨神經痛等。
⑨大針。長4寸,針身粗,針尖形如杖,略圓,似鋒針,主治關節內有水氣停留的疾患,用以瀉水。這種針也可用以通利九竅,祛除三百六十五節的邪氣。
責任編輯:瀋清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