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家住美國洛杉磯的李太太被兒子的老師請到了學校。由於李太太是新近移民到美國的,對「美式英語」還似懂非懂,因此與兒子的老師交流了半個多小時,才終於弄明白老師的意思是讓她的兒子退學,轉到別的學校去,這原因好像和兒子的關係不大,反倒和她打電話、發郵件相關,這讓李太太成了「丈二尼姑」,真是覺得莫名其妙。
一年多前,李太太是帶著小學剛畢業的兒子投資移民到了美國的。她移民美國最主要的目的,還是為了兒子能夠上個好學校。這個願望可以說從兒子一出生就有了,為此從兒子上幼兒園起就開始學「雙語」,她自己也沒有扔掉對英語的學習。可是來到美國後,她發現自己和當地人交流起來還是很困難。當地人說的話,她聽不明白;她說的話,當地人也聽不清楚。後來,她帶著兒子又進了一個補習班,補習了半年美式英語,兒子的口語能力總算過了關。也許是李太太的年紀大一些,或者是學外語的天賦差一些,進步還不夠明顯。可是,兒子的學業不能再耽誤了,於是李太太到當地的一家語言交流諮詢服務公司尋求幫助,這家公司派出王小姐聽取她的願望。然後,根據她的要求,幫助她聯繫了一所不錯的中學。經過測試後,兒子如願以償地被錄取了。
李太太的兒子很懂事,知道媽媽的良苦用心,上學之後也很刻苦,放學回家總是自覺地複習功課,雖然跟的有些吃力,學習還算不錯的。可是,如今學校卻莫名其妙地勸她給兒子轉學,還說了兩個讓它聽不懂的理由,真是讓李太太想不通。李太太思來想去,兒子被退學,和打電話,發郵件不會有太大的關係,大概是和自己沒給老師「上態度」,或者是由於自己沒給學校捐助有關係。無奈之下,李太太只好又找到那位語言交流諮詢服務公司的王小姐,請求她再幫幫忙,一再表明需要多交些錢也行。王小姐聽後笑著告訴她,這裡一定有誤會,和錢不會有關係的。
第二天,王小姐帶著李太太再次來到那所中學。經過和老師的交流,原來是李太太的兒子上學後,學校顧問和老師發現,這位來自華裔新移民家庭的孩子,儘管學習很刻苦,但是在與同學交往方面存在問題,學校認為他不大合群,喜歡「耍單」,交往行為有點古怪。這本來也不是什麼大問題,老師想和家長溝通一下共同幫助孩子盡快克服這個毛病。於是,老師多次給李太太打電話,李太太不是答非所問,或者乾脆不回答。後來,老師考慮也許是李太太是新移民,可能是聽不懂,於是又先後給李太太發了三封電子郵件,還是沒有一次回信。老師覺得這位家長一點也不懂情理,也對李太太很生氣。校方經過研究,認為家長不但不禮貌,對孩子也不負責任,根本不配合學校教育,因而提出讓孩子退學,另選學校。更沒想到的是,上次在與李太太的談話中,她不但沒有做出合理解釋,還支支吾吾,不知所云。
聽到王小姐轉述的這番原因,李太太真是叫苦不迭。原來,李太太在美國沒有一個朋友,更沒有說「洋文」的朋友。在電話里根本分辨不出老師的聲音,一著急還聽不明白說什麼,當然不知如何回答。至於電子郵件,也是只看中文的,從來不看洋文的,全當垃圾郵件刪掉了。上次與老師談話,雖然費了好大勁兒,大體弄明白了老師的意思,可是,李太太那時只有著急上火,哪裡還有追問和解釋原因的能力呀,這才又請王小姐出面幫忙解決這個問題。
有道是「鐘不敲不響,話不說不明」,王小姐和顏悅色地向老師說明瞭請況後,李太太又一個勁地道歉,還態度堅決地表示一定配合學校幫助兒子全面成長,感動的老師馬上向校方做了匯報,校方弄清了緣由也就同意孩子繼續留校了。於是,李太太和老師互加了微信,李太太再三表示感謝之後,和王小姐一同離開了學校。
和王小姐告別時,李太太面露難色,表示以後遇到問題還得麻煩王小姐。王小姐告訴她,新移民來美國生活,特別是一些投資新移民,一般年紀大一些,英語底子差一些,來到美國後,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語言交流問題。有的初來美國時連一句英文都不懂,想叫一個煎雞蛋,修一下洗澡噴頭,都要請他們公司幫忙。不過經過幾年的鍛練,口語表達都過了關,也有了自己的朋友圈,基本上都能適應這裡的生活。學習美國話,最關鍵的有兩條,一是善於模仿,敢說敢講。二是聽不懂就說明,不能裝懂,避免誤會。聽了王小姐的告誡,李太太真是受益匪淺。
經過這件事之後,李太太對國內的親友常說,這語言真是人們交流的橋樑,話要是說不明白,聽不清楚,真會誤大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