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醫生臨終時都會選擇「不要搶救我!」?(圖)


【看中國2015年01月23日訊】據海外網路媒體報導,面對癌症,大多數患者走著這樣一條路:先手術,花掉數萬元;然後化療,花掉數十萬元;不行再放療,再花掉數十萬元;接著轉戰中醫治療,花掉數萬元,最終人財兩空。很多人經此遭遇的人都知道,曾經我們對治療投入了太多情感和期望,反而沒來得及讓逝者享受最後的親情。


「不要搶救我!」醫生臨終時為什麼都會這麼選擇?(網路圖片)

我曾多次和同事談論這個話題。很多醫生和我一樣想法:如果有一天要走了,我希望平靜地逝去。PLOSOne雜誌上的一篇最新研究稱88%的醫生都是這麼想的。這個結果一點也不讓我吃驚。

醫生也是人,也會面臨絕症、死亡。但醫生的死法似乎和普通人不同。

幾乎所有的醫務人員在工作中搶救過無數的病人。所謂搶救,指的是在奄奄一息的病人身上採用一切最先進的技術來延續其生命。病人氣管將被切開,插上導管,連接到機器上,不停地灌藥。這些情景每天都在ICU(重症監護病房)上演,治療費很貴很貴。

「不要搶救」,是因為我們知道病情將會如何演變、有哪些治療方案可選,雖然我們比一般人有更好的醫療條件和熟人,但我們仍然選擇「不」。「不」的意思,並不是說醫生們放棄生命。而是對現代醫學的深刻瞭解,使得我們很清楚醫學的侷限性,知道臨終前的「搶救」基本沒有意義。我們希望人生在終結時,不要增加自己的痛苦,不要伴隨著心肺復甦術(CPR)和隨之而來的肋骨斷裂的結果(正確的心肺復甦術也可能會致肋骨斷裂)。 

我們幾個同事之間曾經開玩笑地互相交代:「答應我,如果有一天我也變成這樣,請你殺了我。」

為什麼醫生們在病人身上傾注了如此多的心血和治療,卻不願意將其施予自身?答案很複雜,或者也可以說很簡單,用三個詞足以概括,那就是:病人、醫生、體制。

先來看看病人所扮演的角色。假設甲失去意識後被送進了急診室:通常情況下,在面對這類突發事件時,甲的家屬們會面對一大堆突如其來的選擇,變得無所適從。當醫生詢問「是否同意採取一切可行的搶救措施」時,家屬們往往會立馬說:「是。」於是噩夢開始了。

有時家屬所謂的「一切措施」的意思只是採取「一切合理的措施」,但問題在於,他們有時可能並不瞭解什麼是「合理」;因為醫生在搶救時,他們會盡力做「所有能做的事」,無論它「合理」與否。

很多醫生因為有制度和法律在約束而不得不進行搶救。比如搶救時間,必須達30分鐘以上,必須有高年資醫生在場。否則一句「為什麼你不搶救」將會把已送送上法庭。除非病人家屬在拒絕搶救證明上簽字。

很多醫生們在自己或家人臨終時不會選擇搶救。因為這種治療的結局他們見得太多,這種搶救,幾乎沒有意義。  

很多年前,我的表哥生了一場病,事後查出是肺癌,並已擴散至腦部。我帶著他去了各種專家門診,最後明白了:像他這種情況,如果採用積極治療的話,需要每週3~5次去醫院化療,而即使這樣他也最多只能活4個月。

最終,表哥決定拒絕任何治療,僅僅服用防止腦水腫的藥物,回家休養。我們在之後的8個月裡共度了一段快樂時光,做了許多小時候愛做的事。我們去了迪士尼公園,這是他的第一次。我們有時也宅在家。最後他昏睡了三天,安靜地走了。表哥不是醫生,但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生活的品質,而非生命的長度。

假如死亡也有一種藝術形式,那它應該是:有尊嚴地死去。

至於我,已經清楚地向我的同事和家人說明瞭我的意願。如果有一天我那樣子了,我放棄搶救——當死亡最終來臨的時候,我可以不被奮力搶救,而是安詳地睡去,就像我的導師查理,我的表哥一樣。



責任編輯:牛蘭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