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公主入藏──開創漢藏文化交流的先河(圖)


 


文成公主(網路圖片)

大唐盛世可以說是中華歷史上最輝煌的篇章,在思想、文化、國力、疆土等等方面幾乎都達到了鼎盛,而大唐文成公主由於遠嫁吐蕃(今西藏),開創了唐蕃的物質和文化的交流,作為唐朝與吐蕃之間的重大事件被載入史冊,從而使其成為大唐歷史上不多的傑出女性之一。史書上對文成公主的記載很少,而西藏的民間傳說卻很豐富,千百年來,廣為流傳。

文成公主遠嫁吐蕃

七世紀初,中原地區經過數年的戰爭,李淵(唐高祖)、李世民(唐太宗)父子於618年以長安為都城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空前的大唐帝國,成為當時東亞地區文明的中心,對周邊民族部落產生了強烈的影響,許多民族部落紛紛與唐朝修好,或稱臣內附,或納貢請封。

吐蕃位於長安之西八千里,629年,松讚干布(又名棄宗弄讚,棄蘇農)繼位為讚普,遷都邏些(今西藏拉薩),據《舊唐書》記載:「弄讚弱冠嗣位,性驍武,多英略,其鄰國羊同及諸羌並賓伏之。」最後,松讚干布統一青藏高原,建立吐蕃王國。他發展農牧業生產,推廣灌溉,命吞米‧桑布扎制定文字,頒行治理吐蕃之「大法令」,以處理讚普王室與世家貴族、諸小邦及社會各階層的關係,創設行政制度和軍事制度,設置官職品階,頒布律令,統一度量衡和課稅制度,從中原及泥婆羅(今尼泊爾)天竺等地引進文化、技術,使吐蕃社會有了迅速發展。

據《新唐書》記載,貞觀八年(634年),松讚干布遣使至唐朝貢,唐朝亦派遣馮德遐回訪吐蕃,松讚干布聽說吐谷渾及突厥都娶唐朝公主為妻,也欲效仿,派使者隨同馮德遐到唐朝求婚,唐太宗沒有允許。使者回到吐蕃謊稱:「初到長安,唐朝十分優待,允許通婚。後來吐谷渾國王入朝,從中離間,遂罷通婚之議。」松讚干布聞之甚怒,與羊同等部落出兵攻擊吐谷渾。吐谷渾招架不住逃至青海。吐蕃攻擊黨項及白蘭兩個部落之後,屯兵20萬於松州(今四川松潘縣)之西,遣使送金銀幣帛至長安,聲稱是娶公主的聘禮。使者傳話說:「若大國不嫁公主,當即進攻內地。」

不久,松讚干布果然率兵進攻了松州。唐都督韓威輕出覘賊,反為所敗,屬羌大擾,皆叛以應賊。唐太宗當即遣吏部尚書侯君集為行軍大總管,出當彌道,右領軍大將軍執失思力出白蘭道,右武衛大將軍牛進達出闊水道,右領軍將軍劉蘭出洮河道,並為行軍總管,率步騎五萬進討,大敗吐蕃。

松讚干布引兵而退,遣使謝罪,復求婚約,唐太宗這次才答應通婚的要求。松讚干布派遣他的大相(職同宰相)祿東讚送上黃金5000兩,珠寶數百件到長安聘婚,唐太宗答應將宗室之女文成公主嫁給松讚干布。祿東讚在長安逗留期間,由於他機智聰敏,富有謀略,受到唐太宗的喜愛,欲把琅牙公主的外孫女段氏許配他為妻,祿東讚上書陳述,國中已有妻子,不可遺棄,且這次是為讚普迎親,讚普尚未得見公主,自己怎麼能先娶親?

一切就緒之後,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唐太宗派江夏王禮部尚書李道宗護送文成公主入藏。據《吐蕃王朝世襲明鑒》等書記載,文成公主進藏時,隊伍非常龐大,唐太宗的陪嫁十分豐厚。有「釋迦佛像,珍寶,金玉書櫥,360卷經典,各種金玉飾物」。又給多種烹飪食物,各種花紋圖案的錦緞墊被,卜筮經典300種,識別善惡的明鑒,營造與工技著作60種,100種治病藥方,醫學論著4種,診斷法5種,醫療器械6種。還攜帶各種穀物和蕪菁種子等。文成公主帶著大批衛隊、侍女、工匠、藝人從長安西行,經甘肅,到青海,過日月山,經大河壩,到達黃河源頭。

松讚干布率領侍從和衛隊從拉薩前往柏海(今青海的鄂陵湖和札陵湖區域)等待,然後再到河源(今青海興海縣一帶)迎接。松讚干布拜見李道宗,恭謹地奉行子侄之禮,不斷嘆服大國服飾禮儀之美,俯仰之間均表現出一種愧沮之色。與公主回到邏些(拉薩)之後,舉行了盛大婚禮。松讚干布對自己能娶文成公主為妻十分高興,他說:「我的父祖輩沒有一個人能和上國通婚,我能娶大唐公主為妻,深感榮幸,當為公主筑一城以誇示後代。」便在公主經過的道路上建築一座城寨,如中原的雕樓,氣魄雄偉,十分壯觀。

松讚干布專門為公主修筑布達拉宮,共有1000間宮室,富麗壯觀。但後來毀於雷電、戰火。經過十七世紀的兩次擴建,形成現在的規模。布達拉宮中保存有大量內容豐富的壁畫,其中就有唐太宗五難吐蕃婚使噶爾祿東讚的故事,文成公主進藏一路遇到的艱難險阻,以及抵達拉薩時受到熱烈歡迎的場面等。布達拉宮的吐蕃遺址後面還有松讚干布當年修身靜坐之室,四壁陳列著松讚干布、文成公主、祿東讚等的彩色塑像。

促進藏地(吐蕃)佛教發展

松讚以前,吐蕃只有一種神教,名為苯教,專作祈禳等法。松讚干布時,有了統一的藏文,才開始翻譯佛經,初傳佛教。松讚干布派人到印度和尼泊爾交界處請來訶利旃檀的觀音像(此像現仍供在布達拉宮),作為供養修福的對象。後來松讚干布初娶尼泊爾公主,攜來不動佛像、彌勒菩薩像、度母像等(不動佛像現供在惹摩伽寺,彌勒像等現供在大招寺)。

當時佛教在唐朝盛傳,而文成公主入藏則為佛教在藏地的流傳開闢了道路。文成公主帶到吐蕃有兩件佛教文物:一是本尊釋迦牟尼佛像,另是三百六十部佛經,雖然大量的譯經今日已無從得見,但釋迦牟尼佛像現仍供奉於大昭寺,被藏人視為「幸福的源泉」,千百年來,接受藏人的頂禮膜拜。據藏文史料記載,文成公主奉像入藏,歷盡艱辛,一路上傳播佛教文化,也是釋迦牟尼佛為吐蕃人民不斷加持之路。所以說吐蕃佛教的初傳、創立和發展均與唐朝佛教很有關係。

除帶去佛像和佛經外,文成公主還傳入寺院建造法式及寺院法規。據藏史記載,文成公主設計建造了小昭寺;大昭寺雖系尼泊爾公主具體施工而成,但文成公主參與了寺址的選擇勘察及寺院型制的設計,兩寺均留存至今。據《瑪尼寶訓》載,文成公主還將漢地之「十四種寺院法規施行法」傳入吐蕃。後來小昭寺成為黃教的下密院,大昭寺則因內供釋迦佛像及其精美的建築而享有盛名。文成公主還對拉薩四周的山分別以妙蓮、寶傘、右施海螺、金剛、勝利幢、寶瓶、金魚等八寶命名,這些山名一直沿用到現在。

文成公主還是吐蕃翻譯漢地佛經的倡導者。松讚干布聘請漢地大壽天和尚至吐蕃,和吐蕃人拉攏多吉貝負責翻譯漢地佛經,而文成公主則是他們的「施主」。《瑪尼寶訓》載,文成公主隨松讚干布譯經達13年之久,「漢地堪布之施主是文成公主,譯師是文成公主本人及拉壟多吉貝……請漢地堪布(摩訶衍那)翻譯歷算、藥物及醫療法等等。松讚干布……賜給每人一升金粉及一個曼陀羅……此後譯經持續十三年之久。」

《釋迦牟尼如來像法滅盡之記》記載:「(文成公主)將六百侍從帶至赤面國(按:即吐蕃),此公主極信佛法,大具福德,赤面國王(按:即松讚干布)亦大淨信過於先代,廣興正法。」《于闐國教史》亦載:「其時,吐蕃讚普(按:即松讚干布)與唐皇帝成為甥舅(之好),文成公主被聖神讚普(按:即松讚干布)迎娶。公主在吐蕃建大寺院一座,鑒於此因,所有僧侶亦來此地,公主均予以資助,乃於吐蕃廣宏大乘佛法。十二年間僧侶與一般俗人均奉行佛教。」由於文成公主的虔心向佛和松讚干布的大力支持,漢地佛像、佛經、佛寺型制及漢僧進入吐蕃,佛教得以在吐蕃開始弘傳。

漢唐文化傳入藏地

漢地中原文化對吐蕃文化頗有影響,文成公主入藏開創了漢唐文化傳入藏地,以及進行漢藏文化交流之路,漢藏之間的文化交流日趨繁榮。文成公主入藏之時,朝廷命沿途官府修路架橋,造船制筏,建築佛堂,開闢通道,一路上,播撒下了漢唐文化的種子,留下了眾多的勝跡與美好的傳說。松讚干布親迎於河源,見道宗,「執子婿之禮甚恭。既而嘆大國服飾禮儀之美。」體現其對漢唐文化的嚮往。

文成公主除帶了三百六十部佛經及佛教文物外,並將中原特有的醫術、建築術、印刷術、釀造法、占卜術、陰陽五行、八卦算命等文化也傳入吐蕃。入藏以後,「公主惡其人赭面,弄讚令國中權且罷之,自亦釋氈裘,襲紈綺,漸慕華風。」(《舊唐書•吐蕃傳》)自此,中原漢唐文化漸入西域。

當時唐朝國學所設課程有《尚書》、《左氏春秋》、《詩經》、《周易》、《禮記》、《論語》、《孝經》等,其中《詩》、《書》為必修課。文成公主在吐蕃定居期間,吐蕃貴族學習《詩經》、《尚書》等儒家經典,即「仍遣酋豪子弟,請入國學以習《詩》、《書》」(《舊唐書•吐蕃傳》);而吐蕃使者則趁來唐朝之際,學習中原漢唐文化,並將其帶到吐蕃。

此外,據《舊唐書•吐蕃傳》記載,文成公主入嫁松讚干布後,吐蕃「又請中國識文之人典其表疏。」即請中原漢族士大夫等「衣冠知奉禮,忠信識尊儒」的儒學人士到吐蕃來擬寫漢文的公文,便於和唐朝交往。這種文化的交流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吐蕃貴族和知識份子,他們開始將頒賞、封贈、會盟、祭祀等有關政務大事的活動,刻記在碑石或簡牘上,以傳示後人。朝廷中有專門的記事官,記載朝廷大事及戶籍,軍隊數目、地畝賦稅等內容,並將這些記載個別歷史內容的簡牘加以彙編、加工整理,為吐蕃王朝後期藏學歷史文獻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隨公主入藏的工匠,把中原地區的農具製造、紡織、繅絲、建築、造紙、釀酒、制陶、碾磨、冶金等生產技術傳入西藏。吐蕃的農業技術比較粗疏,土地不加平整,不打畦,沒有阡陌,水土容易流失。唐代農業技術傳入後,吐蕃人民開始挖畦溝,田野間阡陌縱橫,大大提高了產量。同時,文成公主還拿出五穀種子及菜籽,教人們種植。玉米、土豆、蠶豆、油菜能夠適應高原氣候,生長良好。而小麥卻不斷變種,最後長成藏族人喜歡的青稞。公主帶的水磨,深受歡迎,公主和她的侍女,還把紡織、刺繡技術傳授給吐蕃女子。

永徽元年(650),松讚干布去世,文成公主一直居住在西藏。永隆元年(680),文成公主去世,吐蕃為她舉行隆重的葬禮,唐遣使臣赴吐蕃弔祭。至今拉薩仍保存藏人為紀念她而造的塑像,距今已1300多年歷史。

公主入藏顯大唐文教之功

和親政策在中國歷史上由來已久,一般是在國勢衰敗之時對周邊異族的求全之策,但是唐文成公主在貞觀年間入藏則有所不同。當時唐朝國勢強盛,而吐蕃是一個剽悍好戰的遊牧民族,同唐朝有征戰發生,然而唐朝在戰勝吐蕃以後,反而同意文成公主入藏和親,奠定唐蕃友好基石,終太宗之世,吐蕃一直追隨大唐,貞觀十九年,太宗伐遼東還,松讚干布遣祿東讚來賀,奉表稱婿,獻金鵝一隻。貞觀二十二年,右衛率府長史王玄策使往西域,為中天竺所掠。吐蕃發精兵與玄策擊天竺,大破之,遣使來獻捷。此後數十年中,吐蕃與大唐和睦相處,雙方聘使包括弔喪、賀即位、禮儀、告生辰等使節頻繁交往,這不能不說是唐朝文教之功。

此外,唐初突厥曾經為患北方多年,唐高祖為了國家安寧不得不向突厥稱臣。然而唐太宗打敗突厥後,並未趕盡殺絕以雪父恥,反而極其包容地任用了一百多名曾經與大唐為敵的突厥降將,擔任五品以上的將軍和中郎將,約佔朝廷武官之半。同時唐朝還允許歸降的突厥人遷入中原。這些舉措深得各少數民族的信任,西北各族領袖共同請求為唐太宗上尊號「天可汗」。正是唐朝的這種寬容政策贏得了人心,一時間四夷賓服,諸國來朝,即使遠如波斯、昭武九姓國、闐國等等都自願納地成為唐朝府州。

自古以來,「和為貴」、「中庸之道」是中華民族推崇的思想。祖先賦予自己以教化天下,即所謂「平天下」的歷史使命。從根本上說,實現「平天下」的理想所仰賴的不是武功,而是文治;它所實行的也不是霸道,而是王道。所謂「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



責任編輯:潤珍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